第11版:中原文化·沃土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艺术
  标题导航
少林寺用新材料新工艺重修千年塔林
异国吹来“中原风”
深圳文博会河南亮点多
“舞墨中原”中国画师生联展亮相
南召发现或系史前遗迹大型岩画群
真正帮你读懂书的是阅历




 中国文化报 >  2015-05-28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学者王立群许昌话“三国”——
真正帮你读懂书的是阅历

    王立群接受媒体采访

谁把乱世变为治世谁就是时代的英雄。

    曹操御军30多年手不离书,应当给他点个赞。

    曹操爱写流行歌曲,像《短歌行》这些乐府诗就是流行歌曲的词。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告别的过程,我们都在告别童年、青年、中年。

    真正帮你读懂书的不是老师,是阅历。

    讲三国就会火,会讲三国的人去讲三国就会火得一塌糊涂。

    4月28日,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许昌市荣誉市民王立群应邀第四次莅临许昌,出席许昌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扩大)报告会。他以“魏武挥鞭——曹操在许昌建功立业给我们的启示”为主题,历时2个多小时解读三国历史之谜:曹操凭什么在许昌成就功业?

    【评曹操】

    他抢抓了一个时代机遇

    王立群教授说,东汉末年皇权旁落,宦官、外戚互相倾轧,豪强军阀割据,少数民族力量崛起,再加上农民起义,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局面。曹操在乱世中抢抓机遇,深谋远虑,“奉天子以令不臣”,以汉朝丞相的名义讨伐各路军阀。为了实现统一的宏图,他求贤若渴,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和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三次颁布“求贤令”广纳谋士、武将。他善于识贤之志、用贤之才,并以超乎寻常的智慧和胆略,借助正统观念“以道驭之”。

    除了“举旗”“用贤”之外,王立群分析促成曹操成功的另外两个因素是“固本”和“修身”。他说,“固本”指曹操对农业很重视;“修身”则是指曹操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御军30多年基本上手不离书,不但创作了26首乐府诗(如《短歌行》、《蒿里行》、《步出夏门行》),还有兵书和散文传世。曹操是名副其实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谈《百家讲坛》】

    讲三国历史最容易火

    王立群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三国这段历史风云变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被人们熟知。大家了解这段历史的途径有很多,有的通过文学作品,有的通过影视作品,还有的通过电子游戏。所以,这段历史容易讲活,也容易被人们接受。“《百家讲坛》栏目从2001年7月开播至今,主讲人有1000多位,但能被人记住的很少。在电视上讲什么才能赢得收视率?我认为内容为王,讲三国历史最容易火,会讲三国的人去讲三国就会火得一塌糊涂。”王立群诙谐地说,“除了三国之外讲什么会火?我认为讲吕后、武则天、慈禧也会火,因为不但能赢得男性观众,还可以赢得女性观众。”他坦言:“我20岁开始教书,61岁登上《百家讲坛》,也是抓住了机遇。”

    【赞许昌】

    实施惠民接力  一张蓝图绘到底

    在专题讲座接近尾声时,王立群谈到对许昌的印象。他说:“我到过很多地方,许昌是来得最多的城市,每次来都有新感受。”王立群由衷地赞扬道,许昌市的领导干部精神面貌很好,大家愿干事、想干事、干好事,大力实施惠民接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领导干部既当城市建设的见证者又当奠基者,保持了工作连续性,推进了事业发展,充分体现了这座城市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许昌的发展后劲很大。

    (武鹏亮 文/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