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中原文化头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艺术
  标题导航
《小马过河》走出河南巡演
打造电影文化小镇
图片新闻
河南召开2015年艺术创作工作会议
“公益讲座+儿童剧”创出亲子新模式
“天中讲坛”讲述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
豫剧电影《魏敬夫人》拍摄完成
豫剧演员张艳萍喜摘梅花奖
公共文化河南行




 中国文化报 >  2015-05-28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共文化河南行

    河南洛阳正全力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各地创建工作精彩纷呈,亮点各异——

    伊川县:“演出补助”盘活民间团体

    近日,伊川县威武龙鼓艺术团负责人代秀岚告诉笔者:“现在俺们去演出,政府给补助,填好申请表,就能领到1000元补助金!”

    代秀岚所说的补助金,得益于2014年2月该县出台的《农村(社区)业余文艺团体管理及演出补助办法》。目前,该县已登记备案的95个民间文艺团体,凡在各村进行文艺演出的,都可申领800元至1000元补助金。

    “今年以来,我们县民间文艺团体已经下乡演出接近300场,已为他们发放了近30万元补助金。”伊川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安俊红说。

    “赶上好时候了!”提起演出补助政策,快乐舞玲健身团队创办人吴巧玲连说这是“及时雨”。去年,吴巧玲开始在鹤鸣广场组织跳广场舞,从十几人发展到如今的300余人。吴巧玲有一个计划,到2017年,组建广场舞队、交谊舞队、秧歌舞队和中老年模特队四支表演团队,“广场舞队、交谊舞队已经成规模了,有了好政策,秧歌舞队和中老年模特队也会很快建起来。”

    “业余文艺团体从群众中来,也最贴近群众。县里出台补助办法,就是想通过对业余艺术团体的补助,用民间文化凝聚群众,展现乡村风貌,确保每个村的群众每年能够看到3场以上文艺演出。”伊川县文广新局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该县有各类业余文艺团体580余个,目前有95个业余文艺团体登记备案,获颁演出资质证书。其中,30人以上的一级团体49个,15人至29人的二级团体46个。

    根据补助办法规定,凡是达到资质的文艺团体,在该县演出且演出时间不少于60分钟的,均给予补助。其中,每场公益性演出一级资质团体补助1000元,二级资质团体补助800元;每场经营性演出一级资质团体补助800元,二级资质团体补助500元。另外,文艺团体创作新剧本或购买与其演出特色相符的原创剧本,根据情况将给予1000元至5000元资金补助。

    伊川县副县长姬长江说,“演出补助”的出现,实际上就是在刺激和丰富农村民间文化市场,同时更是在用“政府购买”的方式,购买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和文化内容,为农民填补文化生活空白,彰显的是政府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善意,也是一种抢救民俗文化、让传统文化焕发光彩重获新生的积极干预。

    (葛高远 王飞艳)

    西工区:节庆活动成公共文化亮点

    牡丹花会期间,地处洛阳市中心区的西工区工人俱乐部、西工游园、东周王城广场、王城公园等休闲娱乐场所,数十支业余演出队的精彩表演吸引数十万群众驻足观看。据西工区文化局主要负责人介绍,正月十五演出结束后,西工区的业余演出队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节目,五一国际劳动节后稍作停顿,又开始筹备端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庆文娱节目。这是西工区政府在公共文化创建中以打造节庆文化为牵引呈现出的一个亮点。

    “节庆文化是一个城市文化的标签。持续传承这种历史文化并赋予时代内涵,能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吸引力,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并使之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西工区委书记昝宏仓表示。

    近年来,该区持续投资近亿元用于夯实节庆文化的阵地设施建设,用日趋完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精致的服务,保障节庆文化的持续传承与提升,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大众、服务人民。

    阵地有了,人员从哪里来,培训怎么抓,队伍如何建?为此,西工区政府将事业编的文化旅游局变更为行政编,充实文化馆工作人员,落实相关待遇,并对全区文化站所建设和文化队伍建设提出明确规定。目前,全区2个乡、7个办事处均配备了专职文化干事,64个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均有专职管理员。除此,该区每年采用外聘教师、下乡培训、蹲点辅导、菜单式培训等多种方式,培训文化干事、村级文体员和文艺骨干,培训人数2000人次以上。

    在该区,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民间文艺团体自发组织的节日文化娱乐活动,都坚持紧扣节日主题,用各种文娱表演形式烘托节日气氛,向辖区群众和外来客人展示节庆文化的魅力。

    在节庆文化中融合现代元素,使节庆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成为西工区公共文化创建的一个重要方面。“三八”“五一”“五四”“六一”等节日,该区文化主管部门紧扣“节”字把时尚文化融入其中,增强节庆文化的感染效果及表演艺术的吸引力。该区还按照民众需求,坚持民众同娱同乐,节目由群众自编,演员由群众自担,道具由群众自创,真正使节庆文化为群众喜闻乐见。

    (靳京 王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