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广角
  标题导航
要闻简报
探索均等化服务新模式
万里同志逝世
外国驻华使节参观“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览
财政部加强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
图片新闻
为老百姓演出是曲艺人的天职
在批评中矫正创作




 中国文化报 >  2015-07-16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批评中矫正创作

    杨庆彪

    网络时代,网友的“鉴定”多犀利、麻辣,随着微博、微信的普及,批评进入了一句话点评甚至酷评时代,有一种看评论也是醉了的感觉。值得注意的是,有时也会有谩骂等不良现象。但也不应该像某位文联主席一样贴到网上的诗作遭遇差评就上演一怒砸电脑的闹剧,也不应像某些影视团队一样为了票房而在网上互掐。

    在一些场合,为文艺发展建言献策的仗义执言已变为蜻蜓点水,甚至隔靴搔痒,有见地的文艺批评已越来越少。在一些文艺作品研讨会上,批评往往只是在文尾或发言的最后捎带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习惯了这种场合的人或许只会读洋洋洒洒的发言稿,而不太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批评模式。在网上,文艺批评不再是业内专家的专利,在这里不仅有鲜花和掌声,也有谩骂和互掐。碎片化的只言片语可能只是情绪化的表达,但也有些评论会直抵根本。

    心里只容得下赞誉的人是脆弱的,脆弱到不敢直视现实,不敢直视自我。试问,当下大众的检验都通不过,还奢谈什么让时间检验?经典历经毁誉而存,被骂倒的绝不会是经典。面对批评,内心应该强大起来,多在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上苦下功夫,给出一份让公众刮目相看的答卷。

    健康的文艺批评是一部作品走向完善的基石,批评与创作应是对话关系,在具备建设性作用的反馈中会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