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山东:生产性保护“勘探”非遗“蓝海”
“非遗创业”要避免同质化竞争
图片新闻
抗战中的路易·艾黎座谈会在京举行
抗战题材歌舞剧《民族脊梁》长春首演
第六届湖北省楚剧艺术节举办
话剧《老张的哲学》亮相舞台
《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仍是中式启蒙教育首选
四川省第二届民歌大赛决赛揭晓
上海影视金融交易中心成立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关注童蒙




 中国文化报 >  2015-09-0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战中的路易·艾黎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  (记者边思玮)提起抗战时期的国际友人,很多人会想起白求恩,但来自新西兰的国际主义战士路易·艾黎常常被人们忽略。8月27日,路易·艾黎生活和贡献10年的甘肃省山丹县政府在北京举办中国抗日战争中的路易·艾黎座谈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路易·艾黎出生于新西兰,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社会活动家。1927年他只身来到中国,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60年,将毕生献给了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建设事业。为了支援中国抗日战争,路易·艾黎等人发起并成立了以“应抗战需要而生,以合作方式进行基层生产动员,在经济上支持长期抗战”为宗旨的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先后赴福建、安徽和浙江、广东、江西、重庆等地开展运动,支持中国抗战。1943年,他于山丹创办培黎学校,把西方先进工业技术和医疗技术引入这个西北小县城,并培养了大批新中国建设人才。

    路易·艾黎为山丹的文化建设做出很多贡献。他一生喜爱收集和研究文物,最终将自己收藏的3710件文物捐献给了山丹,其中有27件国家一级文物。为了展示这些文物,山丹于1982年建成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此外,路易·艾黎还积极投身当地的图书馆建设,从1982年6月至1987年12月,除募捐外,他共为山丹寄书2388册,建成了山丹培黎图书馆。

    据了解,路易·艾黎作为桥梁已经促成山丹县和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的友好合作,未来将建设路易·艾黎纪念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