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在“九一八”事变3周年之际撰写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丰子恺发表的战地漫画,彦涵创作的抗敌木刻,聂耳谱写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些文化界抗日救亡的代表作品,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文化领域同日本侵略者进行的顽强斗争。
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广大文艺工作者结成抗日统一战线,担负起唤起民众、实现民族救亡的文艺抗战使命。他们走出书房、画室、工作室,热情讴歌全民抗战运动,鞭挞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为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民众坚持抗战,坚定人民抗战必胜的斗志和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抗日战争中,文艺的力量铸就了抗战中的“精神长城”。抗战胜利后,对抗战的书写与表现仍继续不断。一代代艺术家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表现抗战,留下了大批优秀作品,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艰难与执著、牺牲与无畏、苦难与辉煌。(薛 帅)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反映抗战文艺对抗战胜利的伟大贡献,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共展出历史文物、美术和摄影作品以及历史照片等1109件(套),其中有近700件(套)为首次展出。
图为国家一级文物、八路军129师于1940年绘制的向“中共七大”献礼作品——彩绘降落伞,由129师美术工作者将抗日的战绩以及庆祝七大召开的祝贺画于1939年10月击落日军战机所缴获的降落伞上。伞上绘制的6次战斗,有文字、有年代、有数据、有绘画,记载准确,绘画生动,是129师抗战前期(1937年至1939年)抗战战史的珍贵资料。 陈 曦 摄
中国国家图书馆推出的“不朽的长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献展”展出了包括新善本、日记、手稿、报刊、图书、照片、缩微胶片、影音资料等在内的1500多件文献,以此缅怀献身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事业的先烈。图为该展展出的由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读书出版社出版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陈 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