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南国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标题导航
纪念抗战胜利的广东“大合唱”
抚今追昔 鉴往知来
水围村和获救文化精英的故事
全国首家老战士纪念馆在深圳揭牌
用京剧演绎东江纵队抗战岁月




 中国文化报 >  2015-09-03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京剧演绎东江纵队抗战岁月

    本报讯  近日,由深圳市宝艺京剧社精心打造的本土原创现代京剧折子戏《大营救·智取名单》在宝安区群众艺术文化馆首演,该剧以生动的剧情和优美的唱腔获得戏迷们的高度认可。

    《大营救·智取名单》以东江纵队坚持华南抗战的光辉历程为创作背景,以营救香港文化名人的真实史料为剧情主体,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用京剧形式弘扬抗战精神。

    《大营救·智取名单》是传统京剧和历史的结合。宝艺京剧社的夏远明说,传统京剧的套路、服装、道具、场景很难吸引年轻观众的眼球,因此以新编历史剧、现代京剧作为振兴京剧的突破口,能更好地延续国粹艺术的生命力。

    《大营救·智取名单》是宝艺京剧社第一次自编自导的原创大戏,在唱腔设计、演员表演、舞美灯光等方面都进行了大胆改革,实现了京剧的“脱俗”,剧本创作历时半年,其间多次改编。此外,剧中京白较多,情节设计很紧凑,年轻人也能看懂。该剧的演职人员均是中青年京剧演员,在唱念做打等功夫上力求做到精准到位,其伴奏乐队人数也有12位之多。

    宝艺京剧社自2012年成立以来,除了演出《白蛇传》、《二进宫》、《望江亭》等传统曲目,还推出《江姐》、《红色娘子军》等革命题材的经典剧目,使京剧既能接受通俗流畅的唱腔韵味,又能保留富有艺术性、观赏性的舞台语言。(王议霄)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