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

第3版
环球参考
  标题导航
重温峥嵘岁月 传承抗战精神
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创新发展艺术职业教育(下)
将艺术的种子
播撒在孩子心中
教育部推出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共享
云南农大探索艺术教育新模式




 中国文化报 >  2015-09-0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艺术的种子
播撒在孩子心中

    上海音乐厅2015少儿暑期艺术创意夏令营活动现场

    本报记者  洪伟成  实习生  黄思宇

    8月29日,开学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报告厅爆满异常。“今天是‘我眼中的SMG’金牌主持人系列讲座的最后一期,一路下来,孩子和家长都依依不舍。”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活动部副主任史晓风坦言,这个暑假工作压力不小,却也在满载运行中感受到丰富的艺术教育活动给青少年带来的快乐和成长。

    “‘我眼中的SMG’系列讲座是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品牌活动‘走进艺术之门’中的一项,其余项目还包括戏剧夏令营、茶学夏令营、连环画体验营、阿卡贝拉艺术节、非遗手工培训体验等。我们希望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将艺术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萧烨璎介绍。

    “孩子暑假去哪里?”这是每年暑期家长们最为烦心的一件事。据不完全统计,上海有150多万中小学生。为帮助他们度过2个月的假期,在上海市各区县、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艺术机构和文化事业单位等多方的组织下,2015年上海市民文化节暑期活动面向各年龄段的学生共推出了1000余项公益青少年文化活动,有效消除了不少家长每逢寒暑假就头疼的焦虑。上海一些“高大上”的音乐场所纷纷争做孩子的“好邻居”,50个孩子来到上海音乐厅,7天时间,从零开始,学习两种乐器,组成一支乐队,开始了“奇幻夏威夷音乐之旅”。这就是上海音乐厅2015少儿暑期艺术创意夏令营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弹唱夏威夷小吉他尤克里里,吹奏悠扬动听的竖笛,穿上草裙跳起HULA舞,还摇身一变,组成一支合奏团热力开演,让暑期刮起了一阵夏威夷音乐风浪。

    暑期,中华艺术宫41平方米亲子阅读空间里,《童画》暑期系列教育活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有趣的脸”“变色鸟”“神奇小怪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滴管中的色彩、报纸条制成的线条……身边随处可见的生活材料启迪着孩子的艺术感知,拉近了他们与艺术之间的距离。

    上海市各大文博馆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艺术活动,工作人员纷纷把文化讲堂、实验室带到馆里,邀请孩子们来考古、做实验。如上海博物馆开展了趣味墨拓、软陶制玉、扎染、印刻生肖等手工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领悟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徐汇区艺术馆的“美·述”少儿说话大赛还组织大赛中脱颖而出的30位小选手前往佘山户外写生,在体验大自然的同时学习绘画技法。

    在星罗棋布的社区,最受欢迎的暑期项目莫过于爱心暑托班了。今年暑期,上海17个区县的243个办班点为双职工家庭解决了暑期看护难的问题,以看护为基础,相继开展符合小学生身心发育的艺术拓展活动。如打浦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暑托班开展了多材质绘画、模型制作等活动;静安区江宁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童心共筑七彩梦”暑期嘉年华系列活动则教孩子学穿汉服、学汉礼、赏汉舞,近距离体验博大精深的汉文化……“我们开展的各类活动都不搞课程培训,就是要利用暑假带着他们多实践、多体验、多接触外面的世界,让他们在做中学、在玩中学、在生活中学。”江宁社区学校副校长娄雅军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