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地处山西省中北部,素有“晋北锁钥”之称。近年来,忻州市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依托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化产业蒸蒸日上,古老的忻州焕发出璀璨的文化魅力。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忻州的底气,丰厚的文化资源是忻州的财富。忻州市现存不可移动文物3800余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国家级古脊椎动物化石保护区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北路梆子、二人台等1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神池月饼加工技艺、晟龙木雕、澄泥砚等52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文化旅游已成为忻州亮丽的风景线。享誉世界的五台山佛教古建文化旅游区、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代县雁门关边塞古战文化旅游区、忻府原平定襄温泉休闲度假旅游区、河曲保德偏关黄河风情旅游区,是忻州五大特色旅游景区。全市有各类文化旅游景点294处,已开发97处,红色景点遍布全市。2014年全市游客达2414万人次,收入241.3亿元。
走在新时代、面对新挑战。忻州市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成立忻州市艺术指导委员会,出台《支持改制后国有文艺院团发展的意见》,购置更新国有剧团演出设备,设立重点文艺作品扶持资金,调动了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以“周末大戏台”“乡村大舞台”、送戏下乡、“梨花奖”舞台艺术大赛、城区广场消夏晚会为代表的文化惠民品牌深入城乡,形成了剧团有戏唱、剧院有戏演、演员有事干、群众有戏看的多赢格局。
一系列优秀政策的出台和精心扶持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情悟五台山》、《救孤壮歌》、《玉玺恨》、《野史亭》、《洗心记》等北路梆子新编剧目成功排演,电影《黄河管子声》首映,《决战山西》、《东方欲晓》等电影即将上映,30集电视纪录片《魅力忻州》在全省评比中赢得美誉。《走进忻州》、《仰望三关》、《血凝热土》、《忻州市文物荟萃》、《二人台研究丛书》、《图说忻口抗战》等一批文化书籍编辑出版。大型古籍《山右文丛》再版,很好地保护和传承了地方特色的优秀文化。
文化繁荣、亮点频现。每年一届的“网络媒体忻州行”采风活动已成为宣传忻州、展示忻州发展变化的重要平台。2014年6月上线的“忻州随手拍”微信公众号被中央网信办评为全国优秀政务公众账号。
随着文化事业的进步,忻州文化产业发展明显加快了步伐。目前,全市文化企业已发展到6416家,从业人数达到3.5万多人,涌现出晟龙木雕、晋绣坊、澄泥砚等一批品牌,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不断开发和利用,精心培育壮大木雕、石刻、银器、剪纸、刺绣、面塑、月饼、古建等产业,忻州的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
2015年,忻州经过一年多认真调研、不断论证,形成了《忻州市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其中的新思路、新规划、新蓝图必将为忻州文化产业发展装上引擎、插上翅膀,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必将推动忻州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大发展。
(图文由忻州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