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收藏长廊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文化财富周刊

第2版
投融资

第3版
融资案例
  标题导航
龙泉青瓷:适宜购藏的清雅之器
邮币卡电子盘:在邮币“股市”中“淘金”
陈端友制砚:“近世巨匠”精品难求




 中国文化报 >  2015-09-1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端友制砚:“近世巨匠”精品难求

    陈端友制九龟荷叶形端砚

    □□ 燕语君达

    近日,上海博物馆推出的特展“惟砚作田——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粹展”引起了广泛关注。上海博物馆馆藏历代古砚品类丰富,其中尤以明清文人题铭砚、著录砚与近代陈端友制砚为馆藏特色。

    陈端友被誉为海派砚雕开山鼻祖、20世纪较为杰出的制砚大师。但也有些鉴藏家、文人等对陈端友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不十分认可。笔者认为,对于艺术的欣赏和理解,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对于陈端友的历史地位和制砚技艺,还是应客观、全面地看待。

    惟妙惟肖的超绝技艺

    陈端友制砚在造型上的最大特点就是“肖形”,其作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圆雕肖形砚,即琢砚象物,以达到与实物形肖神似,惟妙惟肖的境界。如蘑菇、竹根、螺蛳、蝉、龟等。此类砚的实用功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砚石成型来表现文人意趣。另一类是浮雕肖形砚,即在长方形或圆形的砚上以浅浮雕技法雕琢实物图案,图案或为“三代”古物,或为神兽、芦雁、猿猴等,形神兼备、呼之欲出。

    陈端友的艺术灵感主要来自于他的生活实践和历史感悟,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古典主义的影响。总所周知,砚雕技艺的关键在于块面与线条的完美结合。陈端友制砚无论在饰有主题纹样的块面,还是素净的块面,都能够使线条与块面相互协调,整体格局动静和谐、疏密结合、平衡得当,且其善于把握自然物体的细微之处,如竹节被锯后的糙面、锈蚀残破的古钱、池塘戏水的乌龟等。

    陈端友制砚在砚材使用上多用端石,兼用蒦村石,而较少用歙石。选用的端石多出自名坑,石质细腻坚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陈端友制砚的砚盒也是陈端友手制。砚盒大多选用红木,选料厚实,依砚形而设计砚盒造型,并以整料挖制,不少砚盒上有题铭和落款。

    存世稀有的高价精品

    陈端友一生在制砚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其作品创作周期长,存世作品很少。据《陈端友刻砚艺术》记载,传世的陈端友制砚精品有50余方。但这个统计不包括陈端友在1921年以前制作的普通用砚。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研究员华慈祥认为,目前存世陈端友制砚大致统计为百余方,其中50余方为陈端友制砚精品,其余为陈端友制普通用砚。

    由于存世量稀少,陈端友作品,尤其是精品佳作在市场上出现较少,因此,较难形成稳定的价格体系,且从成交情况来看,整体上也弱于清代文人题铭砚的成交。据统计显示,历年来在拍卖市场上出现的落有“陈端友款”的砚台总量也比较小,造型上以浮雕肖形砚略多。其中,来源可靠、流传有序者更是罕见。然而,一旦有传承有序的陈端友精品出现,则必为藏家所追捧,且不会轻易释出。

    在西泠2007秋拍“历代名砚”专场中曾出现一方“陈端友制并铭夔龙端砚”。该作品以5万元起拍,最终以近70万元的价格成交。在北京保利2011秋拍上,也出现过一方“陈端友制、吴湖帆题鹅黄新晴端砚”,并以71.3万元成交。历年来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最贵的一方陈端友制砚则是2014年西泠秋拍中亮相的一方“陈端友制太平有象端砚”,该砚估价高达80万元至100万元,并最终以126.5万元高价成交。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