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要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培育各族人民共同精神家园
文化企业担负文化传承使命 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中国主宾国登台布鲁克纳国际音乐节
健全体制机制 确保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
文化设施,好看更得好用
在特色文化产业希望的田野上




 中国文化报 >  2015-09-1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设施,好看更得好用

    苏  锐

    最近笔者跟某剧团到几个省份巡演,有个细节值得关注。虽然每个剧院均配备有音响设备,但剧团的音响师试过后仍不得不换上自带的音响,并重新摆放位置。音响师坦言,剧院的音响造价不菲,但剧场为了美观,多会根据空间美学来安置音响,影响戏曲演出的整体声音效果。好看但不好用,这是包括剧院在内的很多公共文化设施的通病。

    最近几年,以文化惠民为初衷动工的一些公共文化设施,在兴建之初就带有“硬伤”。比如选址。一些地区一方面想文化惠民,另一方面又舍不得拿出黄金地块,规划建设的文化设施多在郊区或新城区。本来是让百姓得实惠、享成果的地方,现在去一趟动辄就一个小时,民众“工夫搭不起”的无奈值得反思。再比如设计。个别地方一味贪大求洋,大剧院、大展厅、大场地,有多少演出能用得上这么大的地方?况且,百姓喜欢看的戏曲、话剧、曲艺节目,舞台大了反而呈现不出好的效果。

    文化设施,好看更得好用。真正能发挥惠民作用的舞台,必定是有人气、接地气的,而不必非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因此,公共文化设施在设计之初就得考虑人气问题,让民众不管走着还是开车过去,都感觉方便快捷。其次得考虑“定位”问题,了解当地百姓文化需求,做到供需对等。知道了百姓想要什么,又有了民众期待,最后也是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设施的设计规划,包括技术装备、灯光要求、声学分析、防火疏散等,唯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方能让设施的文化惠民效益达到最大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