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产业与市场·创意设计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二、三线城市设计师,在微光中翘首
图片新闻
献礼抗战70周年 用曲艺诠释信仰
设计前尚:地方
YANG DESIGN预测未来两年中国设计趋势




 中国文化报 >  2015-09-16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献礼抗战70周年 用曲艺诠释信仰
——大型曲艺剧《笑娃娃的抗战》在成渝两地上演

    壮士出川战犹酣

    笑娃娃与小月仙

    刘长富

    “好生动!没想到四川曲艺还可以这样讲故事。”8月31日,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简称曲研院)大型曲艺剧《笑娃娃的抗战》在重庆群星剧场公演,为山城观众献上了一台具有四川本土特色的优秀抗战好剧。8月26日晚,该剧作为四川省文化厅主办的“首届四川艺术节·四川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系列活动参演剧目,首次在成都锦城艺术宫上演。巴山蜀水,一脉相承。两地公演收获现场观众掌声不断,好评如潮,更吸引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新浪网、腾讯大成网等众多主流媒体和本地媒体的关注。

    作为一台深接地气、充满生活气息和巴蜀风味的曲艺剧,该剧阵容十分强大,集结了四川曲艺顶级编、导、演:国家一级编剧严西秀执笔,导演查丽芳和敖小艺执导,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文能、胡晓流配乐,巴蜀笑星、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叮当,以及最年轻的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四川扬琴“德派”传人、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获得者吴瑕担纲主演,另有矮冬瓜、胖姐等笑星联袂参演。

    故事讲述了以曲艺艺人“笑娃娃”为代表的民间草根人物,在经历了各自的、相互之间的生命苦难和纠缠后,面对民族存亡,在地下党员洪老师引领下,抛却恩怨、放弃仇恨、奔赴前线,让生命走向觉醒的悲壮故事。据了解,以往将曲艺人作为主角的艺术作品很少。编剧严西秀介绍说,本剧以老曲艺人的传奇故事为创作蓝本,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继承,也是对传统文化承载者的一次致敬。剧中的曲艺艺人、袍哥土匪、地下党员等各色人群,在民族危难之时,表现出了最质朴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底层老百姓最朴实的悲喜与念想,所以更能打动人心。曲研院副院长李晓军表示,时值反法西斯和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时刻,曲研院把这样一群特殊人群搬上舞台,是纪念在那个艰难时期生命的挣扎、人性的悲悯和信仰的力量。

    该剧充分利用了曲研院的团队实力,并有效调度现代舞美手段,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剧中,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金钱板、四川竹琴、四川车灯、四川连厢、四川盘子,近10种独具魅力的四川曲艺讲述了川人川军的耿直和豪情。严西秀表示,该剧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除了在剧目创作方面有许多创新,曲艺人在表演方面也有重大突破,如谐剧第三代传人叮当第一次敲起金钱板;胖姐第一次跳起连厢;吴瑕从坐地传情唱扬琴到第一次尝试大型戏剧表演;曲艺伴奏乐队台上剧中跳进跳出烘托气氛;美丽的说书人戏里戏外定场串场说唱故事……

    近年来,曲研院踏踏实实抓传承,“曲艺进校园”、校园传承基地、“四川扬琴传承基地”、周末琴会、“信仰的力量”专题晚会、“聚焦四川非遗”全国网络媒体四川采风行专场演出……曲艺之美不断吸引人群。同时,还用创新形式推出《蜀都风华》、《蜀韵乡情》、《锦城绣娘》等大型曲艺剧,打造四川文化名片。而近期《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更是让曲艺人备受鼓舞。李晓军表示,曲研院将牢牢把握戏曲发展的机遇,围绕“戏曲剧本创作、戏曲保护传承、戏曲人才培养”等主题,推动四川曲艺的传承和创新。为打造本土曲艺品牌,四川曲艺人将用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滚烫的艺术激情让曲艺绽放新枝,展现新魅力,焕发新光彩。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