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化交流
  标题导航
为记忆 为和平 为艺术
传统戏曲不妨多点“创意思维”
《保卫黄河》舞蹈专场晚会举办
中央芭蕾舞团学员班开班
浙话《凤凰》等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专家聚焦“百姓戏剧展演”剧本、剧目
第三届北京文学艺术品展示会将办
吕嘉携《大都会歌剧之夜》走进清华园




 中国文化报 >  2015-09-17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吕嘉携《大都会歌剧之夜》走进清华园

    吕嘉(左)获颁《吕嘉音乐讲堂》艺术总监荣誉聘书

    桃  子

    那晚的音乐会绝对非同寻常。那是2015年9月1日,夕阳映照着美丽的清华园,砖红色的蒙民伟音乐厅好像披上了盛装,一个重要的嘉宾和一群杰出的歌唱家来到了这里。

    由吕嘉担任嘉宾主持的《大都会歌剧之夜》经典歌剧选段赏析音乐会如期开场。来自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新生代女高音梅甘·韦斯顿等8位歌唱家与钢琴家迈克尔·芬内利合作,现场演唱了威尔第的《茶花女》、比才的《卡门》、普契尼的《波西米亚人》和德里布的《拉克美》等经典歌剧中的咏叹调和重唱作品,使到场的观众享受了一场歌剧声乐作品的盛宴。盛宴往往令人局促,本次盛宴却异常鲜活,来自大都会的年轻歌唱家还走下舞台,走到观众的身旁,拉起观众,与他们一起翩然起舞。清华人的艺术素质表现在,当被大都会的艺术家召唤时,他们落落大方地起身,有礼有节、熟门熟路地配合,好像事先排练过一样。这个从来不需要高调也不爱高调的高校坦然并内行地享受了这场盛宴。大都会的歌唱家被他们感染,出人意料地唱起了《我爱你,中国》、《塞北的雪》等中国歌曲,他们用中文演唱这样高难度的歌曲,清华园牢牢地记住了他们美妙的歌声,他们从清华园开始,爱上了北京。

    此次音乐会是吕嘉在清华大学设立的《吕嘉音乐讲堂》系列赏析音乐会的首场。演出开始前,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向吕嘉颁发了清华大学《吕嘉音乐讲堂》艺术总监荣誉聘书。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史宗恺、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李志祥、著名作曲家王立平等到场观看演出。

    吕嘉是目前极为活跃的著名指挥家,其职业生涯中累计演出歌剧和交响乐超过2000场。这位26岁时就被聘为意大利Triest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的华人音乐家,是在歌剧之乡担任首席指挥及音乐总监的亚裔第一人。2012年4月起,吕嘉担任国家大剧院歌剧总监,为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水平提升和艺术普及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如此,他对普及高雅艺术怀有深切的使命感,这次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音乐讲堂设立在清华大学,也体现了吕嘉作为一个专业音乐人对在大学生中普及高雅艺术的决心和担当。吕嘉认为,古典音乐不应仅仅是高雅的殿堂艺术,更应该走入百姓生活,深入人心,成为市民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让每个人都能欣赏到艺术的美,需要艺术家俯下身来做普及工作。今后,吕嘉将利用自己在专业领域的资源,引荐更多艺术大师走进清华园,普及高雅艺术。

    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著名高校,清华大学一直贯彻“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全面素质”的教育理念,以“普及高雅艺术、传承优秀文化、推动文化建设”为己任,重视学生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的提升。尤其是新清华学堂、蒙民伟音乐厅等专业演出场馆投入使用后,清华的艺术教育资源得到了极大改善。艺术教育中心每年开设百余门次艺术选修课程,并负责学生艺术团13支代表队1300余名队员的日常教学,同时负责演出场馆的运行管理,每年引进高水平演出百余场,使清华师生不出校园就能欣赏到高雅艺术。

    吕嘉与清华大学的缘分始于吕嘉在中央音乐学院求学的时候。那时候,清华大学合唱团要排练《黄河大合唱》,校方非常理性地做出了决定:我们需要外请指挥,但不必请功成名就的著名指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的高才生吕嘉被推荐给了清华大学。当然,吕嘉和清华大学合唱团非常出色地完成了那次合作,以至于多年后彼此都记得合作的欢欣。当吕嘉如今也早已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又愉快地接受了清华大学的邀请,由此成全了新时期的再次合作,而且,将是一个长期的合作。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洪不仅主持了那天晚上的活动,还热情地表示,清华大学艺术教育还将进一步广泛利用艺术家和艺术院团的优质资源,进一步拓展面向普通学生的艺术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打造更多以《艺术名家讲堂》、《吕嘉音乐讲堂》为代表的优质艺术教育课程。

    清华学子从此有福了。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