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子涵
宋斌的作品注重对主观意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他的画作气象萧森、笔力遒健、意态轩昂。宋斌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山水形式结构,建立了自己的笔墨秩序,确立了自己的审美取向,从而充实了艺术追求。在其绘画作品中,山川、流水、云烟、房屋等,都是心的灵动、心的符号,看似无序的点、线、面统归于空间关系,由符号的几何形状从属于“三远法”的稳定结构,使水墨幻化指向幽冥深邃的境界,形成超凡脱俗的现代山水面貌,从而体现出全新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意义。
苍润笔墨下的蓬勃生命
在中国画尚不能脱离笔墨规范的情况下,笔墨自是多种复杂意蕴的载体。出生于吉林省吉林市的宋斌,其笔墨当属性灵抒写一路,一笔一墨都是心灵风景的折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就是雾凇之地,也是宋斌的故乡。他对“浪漫”一词的喜爱,也就不言而喻。宋斌笔下的雾凇山水作品,如《吉林雾凇》等,物象万千、苍茫飘远、意境空灵,在水墨上突出了北方雾凇的特点,以意境和乡情入画,具有浓郁的北方气息。
“有山川林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虚实实,俱在笔墨有无间。”在《寒林飞雪图》中,宋斌以自己的感悟,抒写笔墨苍润之美,传达空灵、飘逸与寥廓的冰雪山川,达到“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的境界。而在作品《蒲公英》中,他则通过北方寂寥的柞树林,传达出恢宏的胸襟、丰富的想像与旺盛的生命力。
宋斌从10岁开始学习中国画,除了雾凇山水之外,他还专攻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如以鹅为主题的系列作品《长相依》、《天鹅湖相依图》等。宋斌对自己的“鹅”作品有着独特的见解。如作品《长相依》,宋斌作此解释:人生需相依、相偎、相知、相守,方能相扶偕老也。
亮丽色彩中的人文情怀
宋斌的作品色彩鲜明、笔墨清澈。无论是花鸟画还是山水画,都有一种“霜天无染尘”之感,给人阳光普照之感,让观者体味到生活的美好。
鲜亮的色彩一直是宋斌所追求的元素,在他的“中国红”系列作品中,这一元素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中国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的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宋斌的“中国红”系列画作吸纳了极富生命力的朝阳元素,如《红霞满天飞》、《飞过千山万壑》等,采撷了霞光绚丽迷人的光芒,浸染了枫叶成熟的晚秋意象。“作品《一抹霞光》、《霞光染秋》、《霞光普照万物春诗歌图》、《红豆红》等,都是我在观察现实生活中,如农村小院、农耕小憩、放牧归来等生活场景,经过整理加工提炼,用浓烈的中国红来展现当今社会舒适惬意的生活,讴歌当下美好的时代。”宋斌说。在他的作品中,“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共同构成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历经风雨岁月的打磨和时间的沉淀,时至不惑之年的宋斌以沉稳的心态和低调的做事风格,不再过多追逐艺术创作以外的东西,而是让作品更富于文化艺术气息和内涵,更具有人文关怀和真情实感。宋斌说,他要让自己的作品走进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体会到画作里的安宁和沉醉。例如,在“中国红”系列中,霞光普照之景象令人想到吉祥如意;在“中国蓝”系列中,观者仿佛置身于蓝天自在翱翔;在“雾凇”系列中,作者把欣赏者带入了一个令人陶醉的完美世界;在“树”系列中,观者会联想到坚韧不屈和执着顽强的坚毅精神。宋斌认为,作画要以人为本,艺术家要用画笔描绘出人性的光辉,并传达出物象背后健康、积极的内在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