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艺术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锻炼人才与切实惠民并举
不入《牡丹亭》,怎知精致几许
2015北京青年戏剧节开幕
专家研讨昆曲、古琴“驻校园”
话剧《兵者·国之大事》将迎来演出百场
清华大学上演《黄河》
王彩云京胡专辑《炫彩流云》出版
三大板块展示国学魅力




 中国文化报 >  2015-09-22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五届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在京举办
三大板块展示国学魅力

    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开幕     王 峥 摄 

    谢莒莎

    9月9日至28日,2015年第五届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在京举办。本届国学文化节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秉承了前四届“国学圣地、德化天下”的宗旨,更加注重实践“全民国学”的理念,邀请群众广泛参与国学文化活动。本届国学文化节通过“礼仪·国学”“欣赏·国学”“体验·国学”三大板块共11项活动,全方位展示了国学文化的魅力。

    礼仪·国学

    传统仪式传承国学经典

    9月9日上午,在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孔庙大成殿广场前,一场庄严的“释菜礼”拜师仪式拉开了第五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的序幕。释菜礼是古代入学时祭祀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亦作释采、舍菜,即用菜(蔬果菜羹等)来礼敬师尊。拜师仪式上,来自东城区的100名学生身着汉服,代表东城区10万余大中小学生向老师代表行三鞠躬拜师礼,随后,师生共同在庄严肃穆的吟唱中向大成殿内的孔子像行敬师礼,以传承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

    9月28日是先贤孔子诞辰纪念日,届时将在孔庙大成殿举行闭幕式暨祭孔大典。内容以歌颂孔子生前业绩为主,整个祭孔过程在典仪官主持下进行,包括迎神、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共六个部分,集礼、乐、歌、舞于一体,可谓一场中国古代祭孔仪礼的情景再现,将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

    东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拜师仪式和祭孔大典已成为历届国学文化节保留的标志性经典国学活动。

    欣赏·国学

    看、听、读品味国学艺术

    在本届国学文化节期间,主办方采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国学文化进行创新演绎,向大众展示全方位的国学艺术。爱好国学文化的人在文化节期间可以到这里看国学、听国学、学国学、品国学。

    在国子监彝伦堂,聆听“重礼仪、讲诚信、行家训”的国学故事;在国子监博物馆敬一亭,跟随国学大师重温经典的“吟诵”学习方法;还可以亲自体验雕漆技艺、北京面人、北京剪纸、京剧脸谱绘制等非遗制作。

    9月27日晚,在国子监辟雍大殿区举办的《“风雅颂”2015辟雍诗歌音乐会》将以“一轮中秋月,四海华夏情”为主题,以中秋赏月古诗文吟诵为主,采取诵、歌、乐、舞等多种表演形式,是一台兼具古典文化意蕴和当代审美的大型中秋晚会。

    此外,大成礼乐古典乐舞高校巡演、第三届全国教育家成长高端论坛、“大美寻源,薪火相传”——2015年国学文化节书画作品展、“书香东城”全民阅读平台国学专题、非遗展览等多项活动在文化节期间让市民持续领略国学文化的魅力。

    体验·国学

    市民亲身感受国学胡同游

    在孔庙、国子监地区周边的成贤街、五道营、方家胡同等,既保留着老北京传统街区胡同的面貌,又涌现出了一批十分有特色的餐厅、小店,传统与现代交融,古朴又不失新潮,别有一番韵致。

    在此次的国学文化节中,东城区整合五道营、成贤街、方家胡同等街区内与国学文化相关联的40余家商户,以“互联网+”的概念,结合微信“摇一摇”这种时尚有趣又简单易行的参与方式,吸引广大受众参与,将东城区的胡同文化进行联动推广,提升胡同文化品位。

    文化节期间,每家商户分别针对国学节给出特定的优惠活动。消费者只要在参加活动的商户附近,启动微信的“摇一摇”功能,就可以查看到周边所有参与活动的商户优惠信息。此外,活动举办方还挑选了多家与国学文化高度相关的商户,组织社区内群众参与国学文化线下的互动体验活动,让他们近距离地感受国学文化的魅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