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志红 林展鹏
9月12日晚,“绿色暑假·缤纷文化”广东省中山市2015暑期文化活动成果分享晚会在中山市兴中广场举行,为期两个月的暑假文化活动落下帷幕。7月13日以来,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市教育与体育局、团市委、市妇联4个部门充分整合市、镇、村三级资源,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精心组织了11个系列400多项文化活动,让全市50万青少年学生在文化艺术的熏陶中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
“绿色暑假·缤纷文化”中山市暑期文化活动是一个健康向上的暑期活动平台,是中山市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以来的每个暑假,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青少年为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以资源整合为手段,以“绿色暑假·缤纷文化”为平台,为青少年精心准备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暑假文化活动。连续举办9年来,这项活动已成为中山市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生活实践,得到了中央文明委以及广东省人大、文化厅、教育厅的高度评价,被评为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全省群众性文化活动优秀品牌。
供需对接 暑期文化嘉年华深受好评
2007年以前,中山市没有组织全市性的大型暑期活动。每年暑期,由于缺乏有计划、有系统、有目标的安排,不少同学的暑期生活变得散漫无趣。他们有的天天呆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有的在网吧、游戏厅沉迷网络游戏,有的三三两两结伴到河网水库地带玩耍,有的干脆利用暑期补习,把暑假变成“第三学期”。对于如何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很多家长束手无策。如何让孩子们的暑假生活远离不良行为,过得更加丰富多彩、充实活跃?社会各界一直在探讨,中山市文化部门也一直在思考。
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下简称“中山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吕丽珠说,文化部门深深地感到,有责任、有必要利用暑假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养,以文化滋养他们的心灵,以艺术之美塑造他们的品格。抓住青少年及其家长的这一需求,中山市文广新局及下属单位将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对象,致力推动青少年文化工作。文化部门整合了各文化场馆的资源,并联合社会文化机构策划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走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影剧院、书店等文化场所,体验文化艺术的魅力。
吕丽珠表示,文化部门同时也意识到,要真正满足青少年的暑期生活需求,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走进文化场馆,仅凭一家单位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统一宣传、统一策划、统一实施,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全市青少年积极参与。
于是,从2007年暑假开始,中山市文广新局联合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市妇联、团市委在全省率先主办“绿色暑假·缤纷文化” 大型暑期系列文化活动。这一文化活动把“绿色”定为暑假生活的主色调,因为“绿色”是希望的颜色、成长的颜色、安全的颜色,旨在提倡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向上的假期;把“缤纷”定为文化活动的形式,提倡整合各界资源,共同为青少年提供丰富多彩、新奇有趣、别开生面的暑期文化生活,吸引广大青少年利用暑期时光投入文化怀抱。
这是在特定时期向青少年群体提供的覆盖城乡的公益文化服务。每年三四月份,由中山市文广新局牵头组织,中山市教体局、妇联、团委共同策划本年度活动的主题、类型、主打项目、举办主体等,并发动上述各部门下属单位、各镇区业务机构以及社会相关机构,共同为广大青少年烹制丰盛的暑期文化大餐。
“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暑假文化活动不仅让广大青少年免费接受文化艺术的熏陶,丰富了他们的暑期文化生活,也解决了广大家长的后顾之忧,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的良好对接,因此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同度,成为中山市每年夏季、每个暑假万众期待的文化嘉年华。特别是近年来各单位面向外来工子弟、“小候鸟”、困难家庭子女推出了文化夏令营、公益艺术培训演出等项目,让大批新中山人、在中山的务工人员受益,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每年的活动还在策划筹备阶段,就陆续有学生和家长前来咨询。为了让孩子参与其中,不少家长甚至还没放假就把小孩从老家接到中山欢度暑假。
不少单位通过承办该活动,影响不断扩大。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绿色暑假·缤纷文化——体验孙中山童年农耕生活”已连续举办八届,于2014年被广东省博物馆协会授予“博物馆教育项目示范案例”奖项。市文化馆从2007年起坚持举办外来工子弟公益艺术培训班,并组织公益培训送到24个镇区,从2014年起分别举办“绿色暑假”公益文化夏令营和“七彩阳光”公益文化夏令营,发动文化志愿者参与培训和服务工作,使广大外来工子弟享受到10天免费的公益艺术培训。
纵向联动 社区文化活动遍地开花
2014年,文化部启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确定了10个国家级试点地区,中山是试点城市之一。以此为契机,今年“绿色暑假”活动以“乐在社区”为主题,主办单位将各自设在基层的资源集中起来,共同举办暑期文化活动。如中山市妇联将很多活动落实在基层,其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组织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进村(社区)活动,直接到279个村(社区)举办公益讲座;依托妇联最基层的工作载体“儿童友好社区”,在全市各镇区开展“关爱女童公益艺术培训班”“小候鸟夏令营”等活动。
在主办单位的示范带动下,各镇、区及基层积极参与组织,累计投入200多万元资金,逾200项社区暑期文化活动直接面向基层开展,在各村、社区遍地开花,大力打造“学校放假,社区开学”的社区文化度假模式,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的立体化的暑期文化活动格局。
如南头镇 “童梦嘉年华”暑期活动开办了基尔足球公益文化夏令营、小记者夏令营、小丑鱼漫画班、纳米音乐班、气质修养班等众多公益课程,而亲子故事会、全民阅读挑战赛、社区篮球赛等多项文体活动更是结合了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2015年开发区困难家庭(外来工)子女公益艺术培训班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为学员们举办了书法、美术、武术、舞蹈、电子琴、古筝、读写等课程,并组织了户外亲子活动;坦洲镇舞蹈公益艺术培训班让孩子们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免费参加为期5天的舞蹈培训;小榄镇文化、教育、社教等多个部门及全镇15个社区联合举办了133场文化活动,公益培训提供了逾2000个学习名额,去年开始举办的“小候鸟”公益艺术培训班今年扩展至4门课程。
各镇区宣传文化服务中心除了举办传统的文化艺术活动外,还结合当地特色和青少年的实际需求,整合文化资源,推出飘色传承、龙狮舞学习、麒麟舞培训、咸水歌传唱、拳术培训、龙舟竞技学习、醉龙舞培训等本土文化气息浓郁的传习活动,让青少年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三角镇中心小学举办了龙狮培训班,小学员们短短几天就学会了出洞、上山、采青等舞狮动作,各种套路也是有板有眼。
横向联合 400多项活动让暑期乐翻天
由中山市文广新局牵头组织策划的“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暑假文化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公益性和文化性,每届都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今年活动的规模和人气更是再创新高。
据中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罗建华介绍,今年发动了市、镇、村三级文化、教育、妇联、团委等部门和众多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参与组织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各项活动承办单位已超过200家,共策划组织了11个系列400多项文化教育活动,覆盖了全市24个镇区。除高雅演出剧目实行公益票价维持成本外,所有活动均为免费参与的公益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文艺演出、艺术普及培训班、暑期夏令营、文体比赛等,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热烈欢迎,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如“绿色暑假·关爱未来”2015火炬开发区困难家庭子女公益艺术培训班,开设了书法、美术、武术、舞蹈、古筝、电子琴和读写等培训项目,为满足群众需求数次扩大招生规模,最后共招收学员308名。又如南区开展了六大主题活动、举办7个培训班,均无偿面向全区学生,报名非常火爆,所有培训班在信息发布第二天就全部报满。
在今年的活动中,文化部门积极发挥各场馆在文化艺术方面的优势和特长,通过阅读、绘画、演出、展览等手段,为学生们策划了形式多样、文化味浓的文化活动。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了多个批次的“绿色暑假·缤纷文化——体验孙中山童年农耕生活”活动,让大批的学生及家长来到该馆农耕文化展示区,在孙中山父辈曾经劳作的“龙田”收割金灿灿的稻谷;又如中山漫画馆举行的“漫画伴我行”亲子公益培训活动,除在馆内成功举办12场次漫画、粘土、剪纸培训课堂外,还分别前往南朗镇南朗小学、港口镇中南村和三乡镇图书馆开展了“送课下乡”活动,吸引了200多名学生和家长参加。
作为主办单位的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妇联、团委也结合各自特色,举办了健康向上、益智益趣的文体活动,让中山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欢声和笑语。这样一来,暑期文化活动不再只是文化部门的小事,变成了全民参与的大事,实现了从小文化到大文化的转变。如中山市妇联举办了全市性的“父母修身学堂”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计了文化、艺术、体育三大类别兴趣培训班,服务人数达3500人次;中山市团委主办的自救自护培训班,通过止血、三角巾包扎等知识学习,让青少年更好地保护自己。
除了继续举办各类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外,各类公益夏令营和培训班成为本届“绿色暑假·缤纷文化”的重头戏,全市城乡共组织了460个各类公益夏令营和培训班,招收学员约2万名。如中山市文化馆的“七彩阳光”文化夏令营、中山市图书馆的2015绿色暑假阅读夏令营、中山市妇联的“阳光伙伴同成长”暑期夏令营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乐享暑期生活的同时也能接受艺术普及教育。
社会参与 暑期文化活动广接地气
为提高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中山市文化部门继去年实施社会组织活动资助计划后,今年再次加大资助力度,对各镇区具有一定的社会资源统筹能力的文化团体等社会组织举办“绿色暑假·缤纷文化”中山市暑期文化活动进行资助。中山市文广新局向他们提供少量种子资金,由社会组织自行募集社会资金补足活动经费,为市民提供各项新奇有趣的公益文化服务。
今年暑假,中山基尔电器有限公司组织了“基尔体育文化公益夏令营”,通过英式足球训练提升青少年的足球技能和英语口语,帮助学员戒除不良行为,矫正心理偏差。小榄镇新市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组织了“绿榕树下的暑期”项目,先后举办了七彩公益学堂、“圆梦工程”公益艺术培训班、城市定向锦标赛、K歌之夜等多项活动。
上述这些项目都是“绿色暑假·缤纷文化”2015中山市暑期系列文化活动中的一个缩影,还有大量市、镇、村三级的暑期文化活动,组织方不是政府部门,而是社会力量。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共同为广大青少年打造暑期文化嘉年华,成为今年暑期文化活动的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在历届“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活动中,主办方发现,中山市有很多富有活力的社会组织,他们组织的活动往往比一般的“官办”活动更前卫创新、更接地气,也更容易吸引青少年参与。但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其活动组织的积极性、活动规模和效果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从2014年开始,中山市文广新局创新“绿色暑假·缤纷文化”活动组织方式,一方面继续依托市、镇两级相关部门开展活动组织策划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引进社会组织参与活动策划组织工作。
“今年的暑期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有效结合了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优势,效果比预期的还要好。”罗建华说。经过专家评审,在22.5万元财政资金的支持引导下,“绿色暑假·缤纷文化”2015中山市暑期文化活动吸引了清风自游人公益服务中心、心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醉龙文化促进会、唯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达达熊荒岛图书馆等一大批社会组织热心参与,拉动了100多万元的社会资金参与,举办了数十项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了暑期文化气氛。
罗建华说,这些活动精彩、有创意,而且接地气。如由中山市唯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织的“青少年文化创意集市”与珠三角明星创意摊主联动,将各种创意手工艺品及特色工艺品用文化艺术的理念包装、展示、售卖;由中山市清风自游人公益服务中心组织的“亲子露营英语交流活动”,邀请外籍老师一同参与两天一夜的亲子露营,活动新奇有趣,让孩子们通过活动领略了英语文化。
多方努力 50万学生收获知识与欢乐
来自上海的徐冰冰9岁时跟随父母到中山生活、学习,今年上小学六年级,她已经连续参加了几届“绿色暑假·缤纷文化”夏令营活动。作为老营员,她非常感谢主办单位提供了这个公益艺术平台,让她感受艺术之美,了解中山文化。
徐冰冰说出了众多小朋友的心声。来自辽宁省丹东市的一名学生说,以前暑假没有参加公益文化培训班,只能在家里写作业、看电视,很无聊。他喜欢围棋,但是妈妈说学费贵,没有送他去培训。今年暑假,他免费参加了围棋公益培训班,跟小朋友一起下围棋,觉得好玩又充实。
在“绿色暑假·缤纷文化”2015中山市暑期文化活动中,全市共有40多万名学生直接受惠。在一场场精心策划的活动现场、一个个妙趣横生的课堂里,他们尽情享受文化艺术的滋养,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
卢乐熙参加了东升镇暑期文化活动围棋公益培训班。在此之前,他没有学过围棋,暑期公益培训班让他对围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卢乐熙说,爸爸妈妈很忙,以往暑假他都是在家里看电视、上网,今年很高兴参加培训班,免费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小榄镇升平小学的周紫滢报读了小榄艺术培训中心的“菊城小记者”和“我是故事大王”培训班。在学习新闻采访和写作技巧的同时,她还参加了小榄电视台开设的《搜爱行动》栏目,跟同学一起筹集了1100元善款,帮助困难的志叔缴纳医保。在2015年读书节系列活动之儿童故事大王比赛中,周紫滢获得了小学低年级组一等奖。 来自小榄镇滘口小学的双胞胎姐妹何梓蓓、何桂昕喜欢画画,今年暑假,她们报读了小榄艺术培训中心的少儿启智创想绘画班,学习蜡笔画、想象画、水粉画、线描画、剪纸、国画和手工制作等课程,进一步激发了她们的创作灵感。课程结束后,她们兴奋地告诉妈妈:“没想到原来画是可以这样画的!”
一直以来,外来工子弟和留守儿童都是“绿色暑假·缤纷文化”的重要服务对象,今年所有活动依然免费向他们开放,同时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了系列活动,如小榄镇的“感谢有你,让我们不再孤单”留守儿童辅导班等,让他们的假期充实而有趣。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还免费送出1000张演出门票,让孩子们感受精品文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