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浙江记者骆蔓)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文广新局于近日发布了《文化志愿服务管理规范》,这是目前全国首个文化志愿服务地方性标准。
该标准于9月中旬通过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杭州市委党校、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的审定。 据拱墅区文广新局局长黄玲介绍,为了更好地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杭州市拱墅区成立了运河文化公益促进会,由热爱运河文化、长期从事运河文化实践及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热心文化公益事业的民众、文化工作者和相关单位团体组成,对全区志愿者资源进行梳理归档,负责日常管理,可参与场馆管理等基础工作,同时,建立文化志愿信息发布制度,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站、微信等多种媒介,及时向社会公布志愿活动信息,宣传文化志愿服务典型,扩大社会知晓面。
近年来,拱墅区一直致力于探索文化志愿服务长效管理机制,并探索出“组织+规范”“网络+微信”“固定+机动”“个人+团体”“个性+共性”的“5+”模式。“通过文化志愿服务标准的制定,一方面突出对志愿者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以满足志愿者的公益目标,为志愿者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制;另一方面,规定了文化志愿服务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管理组织、文化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管理要求、服务评价,对于推动文化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意义重大。”黄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