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
  标题导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使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梦的核心理念
“三根柱子”和“两层楼”
全面理解和展示中国梦的价值目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民族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文化动力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
中国梦与文化复兴
用现代眼光阐释和创新传统
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从中西文化对比中看中国梦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析




 中国文化报 >  2015-12-0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

    西北大学名誉校长  张岂之

    我们越是临近“两个一百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越加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深深地联结在一起。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讲清楚”,阐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从而说明中国历史、中国道路有其鲜明的独特性。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议上说:“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指出: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2015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两次提到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成果,他强调:“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这些就是我们倡导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