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教授 袁济喜
国学是对于传统文化的指称,有着特定的内涵。而在今天,关于国学的理解存在着一些偏差,需要我们引起重视。
国学一般是中国传统的学术的简称,中国传统的学术主要凝聚在经、史、子、集四部之中。若从完整意义来说,国学是指运用现代立场与眼光来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的一门学问。它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传统学术的内容;其二是用现代眼光来阐释与创新传统的学术。因而,振兴国学不仅是指光大传统,更主要是指激活国学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后者尤其是我们今天在建构和谐社会、进行文化选择时所要秉承的融合古今、会通中西的能力。
对于传统文化需要进行全面的认识与宣传,这样,最大限度地利用传统文化为中国梦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国学的基本精神表现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的基本人生价值观念与思想方法,是一种人文精神,它的特点是儒家的尊重先祖、进德修业、内圣外王,以及道家的逍遥独立,禅宗的心灵自由,屈原的浪漫热烈的精神气质等。它是一种多元与和谐的精神文化体系。它的精神价值与思想方法是高度一致的,即讲究阴阳和合,对立统一,开放包容,这决定了它能够吸收外来文化,新陈代谢,生生不息。
传统文化在当前的宣传与普及,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而国学的教育除了读经之外,还可以采用展示的方法进行,向青少年展示中国文化丰富多彩的内容,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陶冶其性情,提升其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