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产业与市场·网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上网+电竞”构建上网服务产业新生态
创客经济:“热钱”涌动下谨防产业泡沫
移动游戏成网游市场增长核心动力
掌阅科技完成“阅生态”布局
网络音频
拟申请注销登记公告




 中国文化报 >  2015-12-11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络音频

    别让验证码挡住回家的路

    随着春节临近,网络购票也逐渐进入“白热化”。面对潜在的“黄牛党”恶意刷票,火车票购票网站12306近日升级了登录的图形验证码,不仅图片种类增加,有些关键词还从一个变成了两个。“12306的验证码已经击败了全国99%的购票者,我已经找不到回家的路了”类似的吐槽声频频出现。

    人们的吐槽不无道理,登录12306网站订票时就会发现,验证显示的几幅图片像素比较低,购票者需要瞪大眼睛外加联想才能读懂图片内容,稍有不慎就会看走眼。一旦选择错误又要从头再来,无形中延误了购票时间,降低了效率。原本春运购票就是分秒必争的“战场”,一来二去让许多购票者败下阵来。既然方便人们购票出行是最终目的,那么一切措施和手段就应该围绕这个目的来行动。解决恶意刷票问题的同时为普通民众购票“添堵”,未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实,这种现象的产生也反映出当下一种解决问题的误区——只盯着问题,没有考虑普通民众的感受。解决恶意刷票、囤票可以采取多种手段,验证码的确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式。问题是有关决策者解决问题时有没有替购票者考虑,有没有为创造更加便捷的购票环境而努力。如果解决了问题却损害了民众的利益,这就算不上是好的办法。(来源:新华网)

    无聊不应成为互联网“主流”

    前几天,一个无聊的“主要看气质”游戏风靡朋友圈。始作俑者晒出一张自拍照,标题为“主要看气质”发到微信朋友圈,如果有朋友点赞或跟帖,就算是入了游戏的彀中。尽管这只是一个一两天就会潮起潮落的无聊游戏,但在许多人的感受里,无聊俨然成了互联网的“主流”。

    不可否认,无聊消遣是人们的天性之一,所谓“不做无聊之事,何遣有涯之生”,不仅我们的网络如此,国外的互联网也好不到哪里去。人们关心绯闻八卦的兴趣,一定大于真知灼见的讯息。但是,无聊不应该成为所谓的“主旋律”。换言之,即使“无聊”是人之本性,互联网的价值也绝非无聊的讯息,而是在无聊的讯息中不可遏止的学术探索、资讯分享、社群沟通、社会互动和诉求的表达。这才是瑕不掩瑜的“主旋律”。

    根据心理学,人们对生活的感知是建立在意义的基础之上,当人们从事有意义的事情时,就不会感到失控和不安。而一旦生活提供的刺激不具有意义,就很容易产生失控感。这时,做一些无聊的事情就能够帮助我们消解失控的不安情绪。从这个意义上说,之所以当前的互联网被很多的“无聊”“鸡汤”“八卦”,以及各种“伪知识”所充斥,恐怕就在于有太多的网民无法从朋友圈中找到有意义或价值的事情来做。或者,难以在社交网络中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来源:新京报)

    “网上法庭”体现了现实的正义

    近日,杭州的四家法院正式挂牌成立了电子商务网上法庭。打开网页,敲敲键盘,点点鼠标,“亲,我要立个案”,“亲,我愿意调解”……一个案件就办理完了——这样的场面将可能越来越多。据统计,今年8月中,浙江电子商务网上法庭上线以来,已收到诉讼案件247件,截至目前已经处理或正在处理的有75件。将庄严肃穆的法庭搬到网上,将面对面的法庭审判变成面对摄像头和屏幕的沟通,网上法庭能够承担实现正义的功能吗?

    实际上,前几年已有一些地方的法院尝试使用QQ等即时通信软件便利与身处异地的当事人沟通,在QQ上完成庭审。在世界范围内,一些国家也已开始建立网上纠纷解决机制,让网络的事情归网络,甚至是用网络来解决线下产生的矛盾。以目前技术发展的水平,网络已经不再是一个“虚拟”的地方——身份可以准确认证,行为可以有效追踪,沟通可以及时便捷……这种新的“真实观”正是网上法庭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的观念基础。网上法庭的出现并不是说虚拟世界侵入了现实的正义,而是恰好体现了现实的正义。“现实”在这里做两种理解:一是司法顺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体现了新趋势;二是借助高效的技术手段,在确保司法核心要素运行无误的前提下,应对越来越多的纠纷,提高司法效率。如何更有效率地实现正义,这是这个迅速变迁的时代最需要回应的正义问题之一。(来源:《广州日报》)

    (木 岩 整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