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广西:“畅享民歌” 渐有新味
“净网2015”专项行动:“微领域”整治见成效
图片新闻
“大白鲸”优秀幻想儿童文学阅读与创作活动启动
长沙“橘洲讲坛”带你领略古琴之美
京津图书馆界研讨《公共图书馆法(征求意见稿)》
中华春节吉祥物发布
陕西公布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
四川:500余名中小学生传习普及川剧
云南昆明春城文化节落幕




 中国文化报 >  2016-01-12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西:“畅享民歌” 渐有新味

    宾艺苑

    冬日的南国,暖意融融。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的演出大厅里,没有豪华的音响灯光,参赛选手或清唱,或合唱,或独唱,以纯粹的方式为观众呈上一场独具广西特色的民歌盛宴。侗族鼓楼大歌、瑶族山歌、平果壮族嘹歌、素苗山歌等不绝于耳……

    1月2日,广西第五届“畅享民歌”总决赛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举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社会发展处处长黄日勇表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歌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着急剧变化,“畅享民歌”这一专业赛事承担着广西民歌保护与传承的重任。

    开拓路径展示民歌魅力

    比赛中,来自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六丈乡的原生民歌《梳嫁》展示了当地平地瑶颇具神秘色彩的哭嫁习俗。51岁的“新娘”苏现花一开腔便感染了全场,不少女性观众还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梳嫁》的表演者都是当地的村民。县文化馆和县民族艺术团分派了文化骨干到全县12个乡镇进行艺术指导,《梳嫁》就是成果之一。”富川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辅导老师林振玉介绍,富川每年都举办乡级的“一乡一品”民歌精品选拔赛和“优秀传统民族文化文艺大赛”,涌现了许多民歌和舞蹈精品。像富川一样,广西各地举办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当地的民歌、舞蹈、民俗、节庆等传统民族元素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保护和提升。

    素有“歌海”美誉的广西居住着12个世居民族,在这些民族的民歌文化中,涵盖了2000多类歌种和唱腔。为保护传承民歌,历届“畅享民歌”均评选出“广西民歌传播大使”。本届活动还将参赛选手划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使其辐射范围更广、专业化程度更高。

    此外,广西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传承保护民歌的新途径,如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从侗族大歌的源流、发展、曲风、民情等方面着手,把侗族大歌整理成课堂教材出版;各地深入挖掘优秀民歌歌手,把原生民歌作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在不改变传统表现内容和形式的前提下,结合舞台、灯光、音效,对原生民歌进行严肃的、艺术化的再创造;“畅享民歌”组织部分优秀选手进棚录音,为其录制光碟并予以发行。

    在坚守中变通

    在这场包含44个精品的民歌盛宴中,激越苍凉的贺州客家山歌、婉转悠扬的隆林素苗山歌、和声自然的三江侗族大歌……无不让人感受到广西民歌质朴纯粹的魅力。特别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由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的“僚哥组合”带来的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蓝天广郎朗》,跳跃的节奏、欢快的旋律让评委和观众情不自禁地跟着他们一起打拍。

    “我们对这首歌进行了改编,灵感来源于壮族的图腾蚂拐(青蛙),我们把蚂拐的一些动作配合古典舞蹈元素融入到歌曲里,让这首歌更形象、生动。”“僚哥组合”主唱黄文良说。

    “原本的哭嫁习俗里是没有童谣的,但我想童谣作为平地瑶的一大特色,何不把它融入到演出里?”令林振玉没想到的是,一个小小的改动让《梳嫁》结尾部分孩子们稚声稚气、朗朗上口的童谣为作品增色不少,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

    “我们经常跟随乡间的民歌手学习原汁原味的民歌,然后用我们专业所学的艺术处理方法来进行改编、演绎。”广西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大四学生蔡宇涛说,坚持每半年下乡采风一次的他们,已经走过了广西大半个版图。

    担任过历届“畅享民歌”决赛评委的唐佩珠说:“我见证了5届‘畅享民歌’,我们既在坚守广西民歌的特点,同时也在挖掘、创新、发展广西民歌。”她认为,在保存广西民歌骨架、风格和风貌的基础上,以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让群众易懂、易唱民歌从而喜爱民歌、认可民歌,才能起到真正的保护和传承作用。

    在广西,无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的民歌手,都在探索如何利用原生民歌创作新民歌。他们或者在传统民歌、民间乐曲基础上加以改编,或者将民间音乐的音调融会贯通进行创作,《山歌好比春江水》、《壮锦献给毛主席》等新民歌就是其中的典型。

    原生民歌进入音乐课堂

    在流行音乐盛行的今天,广西各地如何改变民歌在大众尤其是在年轻人心中陌生的形象?

    “之前我们去调研的时候,发现没有什么年轻人唱民歌了,所以在广西隆安、武鸣,一些年老的歌手就自发地免费到学校教学生唱民歌。”黄日勇说。

    在南宁市邕宁区,为更好地传承嘹啰山歌,当地文化部门采取学习和培训相结合的办法,邀请民间歌师到学校给学生示范演唱原汁原味的嘹啰山歌,并组织一批音乐教师向民间歌手、歌师学习,再通过这些教师在音乐课上传授给学生。如今,邕宁区的嘹啰山歌已是妇孺皆唱的民歌。

    “在三江,从2015年起,县教育局就举办了‘侗歌进校园’活动。”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音乐教师杨全介绍,这个活动通过各校的音乐老师把侗族文化带到了课堂,不仅让学生会唱侗歌,而且让学生领会侗歌中所包含的道德礼仪,培养了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近年来,为弘扬广西民歌文化,诸如“侗歌进校园”这类活动在广西呈遍地开花之势。

    据悉,广西今后将扩大全区原生民歌教学与交流范围,邀请广西各地、各民族的原生民歌手到大中小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展示和教学。此外,广西还将建立原生民歌保护公益基金,为贫困县市、贫困小学志愿传承原生民歌的音乐老师或民歌爱好者、原生民歌相关文化活动和原生民歌文化研究课题提供帮助。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