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文旅视界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广角
  标题导航
旅游与文化融合,沙家浜风景这边独好
汉水文化是最闪耀的主题
第十九届中国长春冰雪旅游节开幕
文化对城市的塑造(上)




 中国文化报 >  2016-01-21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对城市的塑造(上)
——从义乌城市文化转型战略研究说起

    邢晨声

    2014年4月,由文化部、中国贸促会、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文化产品交易会”在义乌举行,实现了文化产品博览会向交易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次会展的变革成功,得益于义乌成熟的商品交易市场。这里聚集了世界最大的小商品生产、供应、经销和采购商群体,这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庞大商业团队,共同铸就了义乌这个商业航母,创造了当代商业神话,给我们提出了更多的思考。我们从职业的敏感性出发,思考最多的是凝聚这种神奇核心要素是什么?是什么在引领和助推这一产业的极速增长?于是,义乌的文化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从城市规模、功能、性质、扩张要素等进行了全方位梳理和分析,我们从城市文化概念上入手,做出了如下思考。

    当代中国的很多新型城市普遍存在一道硬伤:那就是传统城镇文化的断裂和城市记忆的消逝。30年来的这场新的造城运动几乎扫荡了中国仅存的城市和乡村文化记忆,让我们瞠目于繁荣背后的危机。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治国方略,重新让我们看到理性的光辉和文化自省的希望,于是,“让我们放慢脚步,等等灵魂”的时代来临了。但这个等,不是不要经济发展的停滞,而是理性面对时代特征和发展的需要,重新梳理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为城市发展、乡村发展和社会的融合发展找到可持续的动力和畅通的路径,让软实力成为硬道理。

    世界闻名的义乌,值得我们注目和研究,这首先是我们要对文化的使命和价值有个观念的转变,然后才有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引领和推动。研究城市文化的价值取向,首先要研究城市发展的核心支撑。义乌,给我们回答了太多的疑问,在这个意义上说义乌是一座世界级的城市,我认为并不过分。因为义乌之于世界,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只是因为商业的经济属性始终以主流的功能形象展示在人们的视野中,往往忽略了对其所承载的文化内核的理性审视。这就如同明清时期称雄中国300年的晋商文化一样,当时注意到的只是雄霸天下的大业和金歌银舞的繁盛,从没有人理性地总结过晋商文化的核心和价值,好在岁月吹落了浮华,沉淀了精神,今天我们再回首,是为了找到发展的依据和提振的信心。

    义乌,从城市的本质定义来讲,应该是最具说服力的,因为这里的每个角落都深深地浸润在商业的氛围和元素中。从城市学的意义上评价,这里无疑是无可挑剔的。商业的聚合是一种现象,创造的经济奇迹也还是表象。我们注意的是:这里何以能集聚成这么大的一个令世界瞩目的商业帝国?凝聚的力量和凝聚的理由何在?研究义乌,成为一个分量十足的课题。毋庸置疑,当产业成为体系,并不断顺应时代繁荣昌盛时,文化已成为难以剥离的内在精神与形象包装。

    评价一个城市,最基本的就是先从两个定义解说:一是关于“城”的定义和规模,二是关于“市”的性质和解读。从城的历史功能和内涵来讲,城的结构功能首先是基于军事守卫的意义,在汉字结构上看:城,从兵器;从土。市则是商业交易的表意,是城市存在的行为价值所在。无市的城只能是城堡,无城的市则是集市。从城市发展的规律看,城,是市立足的基础保障,市,则是城构建和扩张的动因。而我们注意到,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很多极具规模的新兴城市,其实只是新建筑的标本展示,甚至只是新型建筑材料的堆砌。一个个没有灵魂的城市躯壳,趾高气扬、虚张声势地站在那里,张扬着富贵的俗气和令人望而却步的空虚的威仪。城市的建设规模与人口规模和商业规模不相称;城市的功能与人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不相符;城市的发展与历史的文脉和自然的规律不对接,凡此种种,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与生俱来的历史文脉也被破坏得面目全非,让我们常常在满目的华丽中发出无奈的叹息,甚至愤怒。

    这一问题,从城市规划之初,就注定要形成无法根治的硬伤。我们有很多所谓的城市规划,仅仅是个城市建筑布局的断层规划,致力于城市群体的办公空间和居住空间的扩张和改善,用相同的建筑材料,相同的设计手段,相同的形象格局,毫无存在理由地泛滥四野,像蝗虫一样蚕食着本已珍贵的土地。在这之前,很少有旧城保护规划的编制。我们一直在呼唤,城市的灵魂在哪里?关键这些魂不附体的城市,实际是偏废的,有城无市。这种城市不会诞生灵魂,无法积淀文明,因为没有文化凝聚,没有商业交易就没有交流,城市的每个空间都是孤立而封闭的。

    商业可以激活城市的每个细胞,让城市充满活力和迷人的表情,这座城市才有可能聚人聚气。义乌,不是没有城市文化,义乌的文化呼之欲出,缺乏的是理性的提升和总结,义乌是一座动态的城市,伴随着商品的物流,义乌把自己的形象和品质推送到世界各个角落。

    今天,我们有必要以义乌城市文化转型战略研究为课题,其实是要站在更高的层面,以义乌为文化坐标,打造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新型城市文化形象,创建一个城市文化的实体模式,这是责任也是使命。因为义乌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令人振奋和值得思考的。

    一、从义乌商业文明的脉络看城市文化的集聚

    中国当代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很大一部分是依赖于资源和区位两大要素,即所谓的资源型城市。因为得益于资源的天助和政策环境的扶持,这些城市呈现出快速的扩张,成为新兴城市的样板,引领着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而随后一大批缺乏理性思考和科学规划的追随者便开始了近乎于疯狂的克隆。“高楼房、大广场、宽马路”的背后,缺乏产业的支撑和文化的驱动,丢掉了可贵的城市记忆和文化符号,城市规模扩大,而功能丧失,有些甚至成了“鬼城”,浮华背后深藏着忧虑和危机。就一般概念讲,义乌无论交通、区位、资源和传统社会地位似乎都不占优势,但义乌却踏实而饱满地走进了名副其实的城市行列。义乌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市场经济的艰难崛起和市场聚合成熟的过程,义乌市的成长是在市场的不断壮大中扩大自己的规模,完善自身的功能,寻找自己的特色,梳理自身的形象,“小商品、大市场”的反差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其中文化的力量。

    今天,义乌从人口密度来讲,已经进入大中型城市的行列,而它的经济规模的聚集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这是最具有城市发展规律的特征,这是城市发展的正向效应。也就是人口聚集,引发商业聚集,商业扩张,促动人口和城市空间的扩张,而商业文明聚合使商业规模不断放大,城市便成为一个饱满的特色化经济文化空间。从历史上讲,义乌的商业文化经过了千年的孕育,这个商业元素能不断成长为商业模式,我们不能忽略文化对商业行为的不断塑造。所谓商业文化其实就是“互惠、公平、诚信”,由规则到观念的升华,形成了文化的自觉。义乌人凭着智慧和勤劳,创造了影响世界的商业文化,锻造了遍布世界的商界精英,积淀了影响历史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义乌商业文化的核心价值已被融入到整体的商业行为中了。

    义乌商人,以原始的“鸡毛换糖”的商业行为,如“春燕衔泥”般累积起商业规模和商业精神。如今以会展凝聚品牌,以电子商务打通虚拟与现实的世界,以国际巨无霸的商业贸易平台构筑了国际化的商业神话。义乌人看商机的眼光不仅在销售和消费行为之间,而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政策和市场之间,传承和创新之间。这种差异,正是义乌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动力。义乌的现代商品市场成为一种影响世界的聚合力量,靠的就是一种规则,一种规范行为的文化价值观的指导。义乌商业帝国的崛起,实际核心就是国际化的商业文明的体系化汇集和高调展示。

    新时代义乌商品经济的历程,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真正助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实践和完善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义乌特有的商业文明已经在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建设文化义乌,首先应该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定位。在小商品批发零售市场,义乌的国际地位无可撼动,国际话语权无可替代,只有文化,可以保障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实现,并能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看到:义乌的商业文明建设,是一种历史的积淀和长期的接力和坚守,这种精神与模式,就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义商模式”。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