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鸣
“生旦净末丑,哪位同学能够说出代表什么京剧行当?”这是笔者曾在一些中小学校园看到的戏曲艺术教学课程的一幕,老师只能依靠挂图一板一眼地讲解,同学们也只能如上语文数学课一样认真听讲、举手答问。
今年,教育部重点推进“戏曲进校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5月,湖北省提出“戏曲进校园”年底覆盖省直和武汉市100%大中小学、其他市州80%市县中小学,明年上半年实现全省全覆盖。
如何让“戏曲进校园”常态化,解决一些中小学校存在的师资力量弱、专业教材缺的现实问题?
据悉,湖北省研发推出了戏曲通识网络教学平台,向全省各中小学及高校提供《走近中国戏曲》在线课程。
孩子与戏曲没有距离
年轻人对于传统戏曲不够热忱?在观看了汉剧《王昭君》之后,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学生刘子彤说,第一次看汉剧,感受到了浓浓的艺术气息,衣服很漂亮。没想到静下心来欣赏汉剧,觉得节奏并不慢,“其实我们只是以往不了解传统戏曲,接触的机会太少。”
6月以来,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率院团在湖北多所大中小学巡演,台下的学生大多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中国传统戏曲。杨俊表示,中国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独树一帜,过去虽然一些中小学开设了戏曲课,但由于缺乏老师,以及一些学校对戏曲课不够重视等原因,情况并不理想。
武汉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刘丹丽对“戏曲进校园”活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她说:“年轻人对于传统戏曲的了解需要引导,只有他们了解了,才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现在的孩子离不开网络,那就让戏曲教育与网络结合在一起。湖北牛至网“长江新媒体在线艺术教育”为此推出了戏曲通识网络教学平台,《走近中国戏曲》在线课程吸引了很多在校师生的关注。
卡通“牛至博士”受欢迎
头戴天青色文士巾,身穿绣花褶子衣,手拿折扇,风度翩翩。《走近中国戏曲》在线课程教师就是这位牛角牛鼻、小生扮相、颇有喜感的卡通版“牛至博士”。武汉小学六年级学生王蒙说:“好喜欢牛至博士,形象好可爱,而且声音也好听,它教会了我好多戏曲知识,希望以后还能教我唱戏曲。”
牛至博士的背后,其实是庞大的戏曲资源库支撑。长江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牛至网董事长夏晓华介绍,“长江新媒体在线艺术教育”目前已与全国238家戏曲院团签约,拥有433部(集)戏曲类剧目的唯一指定网络播放权,囊括了我国大部分戏曲种类,《走近中国戏曲》在线课程就是建立在这个戏曲数据库之上。《走近中国戏曲》在线课程的教材邀请武汉大学艺术系教授、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郑传寅指导编写,既注重专业性,又具备趣味性,力求符合大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乐见形式。
夏晓华说,2015年以来,牛至网组建了3个课件摄制组,分赴北京、上海、武汉等地拍摄视频,今年5月进入《走近中国戏曲》在线课程制作,6月15日戏曲通识网络教学平台正式上线。
在线学习戏曲或将获学分
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在内的50所高校,将在7月至8月接入“长江新媒体在线艺术教育”平台,通过《走近中国戏曲》在线课程,推进学校戏曲数字教育资源覆盖。
中南民族大学新闻系学生杨双说:“大学虽然会有戏曲方面的公开课,但都是大课堂,很难掌握戏曲的精髓。在线戏曲教育课程类似于老师一对一教授知识,根据戏曲入门学习特点针对性设计,让我学起来很有成就感,不会枯燥无味。”
据悉,按照湖北省“戏曲进校园”的安排,戏曲在线课程教学课件今年将覆盖全省80%大中小学,明年实现全省全覆盖,并将在条件成熟的高校开设网络戏曲选修课,修满课时给予学分,确保各级各类学校每学期有一定学时的戏曲知识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