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头版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要闻简报
展东方魅力 抒中国情怀
以文化扶贫助推全面小康
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节目展演开幕
“十一艺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书法篆刻作品展终评结束
故宫与凤凰卫视集团开启战略合作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高端峰会举行
难忘开学“第一课”




 中国文化报 >  2016-09-07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开学“第一课”
——中国儿艺“温暖童心”优秀儿童戏剧新疆公益演出侧记

    本报实习记者  付  琼

    9月4日下午3点50分,结束新疆演出回到北京,在从首都国际机场返程的大巴车上,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演出中心主任赵寒冰收到一条手机短信,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团长戈弋在短信中以简短却情真意切的话语,表达了对中国儿艺所有演职人员的感谢和对双方未来进一步合作交流的期许。

    在此前的3天,中国儿艺儿童剧《成语魔方二》演出团一行18人在副院长冯俐带领下来到乌鲁木齐,参加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建团60周年“天山歌 戏剧情”第二届话剧演出季活动,开展3场“温暖童心——优秀儿童戏剧走进新疆”公益演出,用精心编排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合式儿童剧《成语魔方二》,为上千名新疆各族少年儿童带来特殊而难忘的开学“第一课”。

    “傻,这个老爷真傻,宝剑掉到河里,在船上作记号是没有用的,因为船会划走……”9月2日晚,在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剧场儿童剧《成语魔方二》演出现场,坐在第一排的蔡颖萱小朋友禁不住指着舞台上的“老爷”对坐在一旁的妈妈说道。6岁的女儿能从中理解成语的涵义,让妈妈张艳欣慰不已。“这孩子还真看懂了。”妈妈的夸赞让蔡颖萱更加兴奋。“船划走了宝剑就找不回来了。”蔡颖萱说。演出结束后,蔡颖萱还拉着妈妈上台对演出道具“研究”了一番。

    张艳表示,这两天正是上小学一年级的蔡颖萱开学的时间。中国儿艺的演出正是给孩子们的一份特别的开学礼物。“成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价值取向,这部剧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了解成语典故,领会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对孩子来说,晦涩难懂的成语变成生动有趣的舞台剧,既传递了欢乐又带来启迪。”冯俐深信,这部作品蕴含的丰富中华文化内涵能在新疆各族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第二天下午的演出迎来了新疆第四十一中学初一、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刻舟求剑、掩耳盗铃这两个成语故事在孩子们的小学课本里出现过,用舞台剧形式能够更形象地让他们理解其中的内涵。”新疆第四十一中学教师王展说,他们班很多孩子是第一次现场看儿童剧,剧场观剧给了大家很多新鲜体验,有利于接下来初中语文全新的教学活动。

    赵寒冰介绍,《成语魔方二》中的3个故事——刻舟求剑、另辟蹊径、掩耳盗铃,分别由3名导演创作,既有经典的儿童剧表现形式,又有轻松幽默的表现形式。3个成语故事组合成一个“魔方”,既独立成章又浑然一体,传递三种智慧和启迪,通过创新的演出形式、充满想象力和童趣的表现方式,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贴近孩子们的审美,有助于走进他们的内心。

    “《成语魔方二》原来在(中国)儿艺是小剧场演出,突出演出中的互动。这次面对可容纳近500人的剧场,我们临时作了调整。” 赵寒冰说,中国儿艺的演员们在9月2日演出前就进行了彩排,舞美工作人员更是在9月1日抵达乌鲁木齐当天就忙着装卸和进行舞台布景。

    演员们的倾情演出受到乌鲁木齐小朋友的热烈欢迎。9月3日晚,3场演出全都结束后,不少小观众仍拉着父母问什么时候能再看到这样的演出。此番情景,不禁让戈弋想起2013年中国儿艺来乌鲁木齐演出的场景。“第一次合作时,中国儿艺曾携话剧《特殊作业》来我们话剧团演出7场,后来经过协商,我团成功移植该剧目,《特殊作业》更是被我们演到和田去了,和田离这儿1200公里呢!”戈弋介绍,如今,《特殊作业》已在新疆演出59场,深受各族少年儿童欢迎和喜爱。

    今年是中国儿艺建院60周年,坐落在乌鲁木齐市西北路633号的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也已走过60年。谈到此番再次与中国儿艺开展艺术交流,戈弋感慨地说:“我们对中国儿艺的了解更深入了,希望中国儿艺以后能再来、能常来,首先在乌鲁木齐演,然后再到基层去演。”冯俐表示,中国儿艺几代艺术家坚信,一部好的戏剧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优秀的儿童戏剧作品不仅带给孩子们欢乐和知识,而且能够点亮智慧和梦想,这也将指引中国儿艺与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未来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