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环球综合
  标题导航
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展演华彩开幕




 中国文化报 >  2016-09-12
放大 缩小 默认
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展演华彩开幕

    梨园戏《朱买臣·托公》

    莆仙戏《隋唐演义·敬德画像》

    闽剧《梅玉配·搜楼》

    高甲戏《管甫送》

    歌仔戏《吴汉杀妻·斩经堂》

    闽西汉剧《百里奚认妻》

    北路戏《齐王哭将·奔访》

    潮剧《珍珠记·扫窗会》

    提线木偶戏《窦滔·歇店》

    掌中木偶戏《女中魁·辨真假》

由文化部艺术司、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展演于9月12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汇集梨园戏、莆仙戏、闽剧、高甲戏、歌仔戏以及潮剧、闽西汉剧、北路戏、提线木偶戏、掌中木偶戏10个福建地方戏剧种,由19个院团上演39个传统折子戏。

    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地方戏曲传承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传承地方戏曲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对剧目、人才、资料等方面的文化生态性保护,持续加大对地方戏的扶持力度,重视对地方戏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土壤的保护,重视基层院团对于戏曲的传承发展,大大增强了地方戏生存与发展的活力,一大批传统保留剧目得到复排和提升。

    承载着各剧种表演技艺、音乐范式精华的传统折子戏是各剧种最珍贵、最有代表性的呈现,亟待保护与传承。今年7月,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文化厅共同主办了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涵盖21个剧种,39个表演团体演出的128个传统折子戏。以此为契机,福建全省各地积极挖掘、抢救各个剧种的传统表演艺术菁华,在对剧种和剧目溯源、考证的同时,也在舞台演出形态、舞台形象等方面做了现实的梳理与整合,一大批原汁原味的传统经典折子戏,在众多知名老艺术家的精心传承下,重新立在了舞台上。有专家指出,福建举办的折子戏展演活动为全国地方戏传承发展开了好头,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此次晋京展演的折子戏便是在此基础上遴选出来的,较为集中地呈现了福建各剧种在表演声腔等方面的丰厚传统与鲜明个性。此项活动对于保存各剧种剧目、表演技艺、剧种音乐,总结剧种艺术特征,树立剧种自信,进一步推动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福建地方戏经典折子晋京展演一览表

    序号    演出时间    演出剧团    演出折子戏    演出剧场
    1

    9月12日

    晚19∶30

    开幕式

    闽剧《王莲莲拜香·盘答》、歌仔戏《平贵别窑》

    高甲戏《审陈三·探牢》、莆仙戏《春草闯堂·坐轿》

    梨园戏《朱弁·公主别》、高甲戏《凤冠梦·送凤冠》

    国家大剧院
    2

    9月19日

    晚19∶30

    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    《高文举·玉真行》、《吕蒙正·过桥入窑》、《郭华·入山门》、《朱买臣·托公》    国安剧场
    3

    9月20日

    晚19∶30

    泉州市木偶剧团    《大出苏·四将开台/相公爷踏棚》、《窦滔·织锦/行路/歇店》、《目连救母·捉魂/速报审》    国安剧场
    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    《女中魁·辨真假》
    漳州市木偶剧团    《雷万春打虎》、《大名府》
    4

    9月21日

    晚19∶30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    《笋江波》    国安剧场
    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    《百里奚认妻》
    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    《管甫送》
    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    《狸猫换太子·诉窑》
    晋江市高甲柯派表演艺术中心    《骑驴探亲》
    5

    9月22日

    晚19∶30

    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    《面线冤·安安寻母》    国安剧场
    寿宁县北路戏保护传承中心    《齐王哭将·奔访》
    龙海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    《李妙惠·哭五更》
    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    《讨学钱》
    云霄县潮剧传承保护中心    《珍珠记·扫窗会》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    《吴汉杀妻·斩经堂》
    6

    9月23日

    晚19∶30

    仙游县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江陆云·百花亭》    国安剧场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    《彦明嫂出路》、《张瓜老·瓜老种瓜》、《杀狗记·迎春牵狗》
    仙游县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    《隋唐演义·敬德画像》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    《梁祝·吊丧》
    7

    9月24日

    晚19∶30

    福州市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珍珠塔·赠塔》    国安剧场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贻顺哥烛蒂·说媒》
    长乐市大众闽剧团    《金龟记·说胎》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炼印》
    福州市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    《窦氏女·寻子》
    福建省实验闽剧院    《梅玉配·搜楼》

    7月20日至31日,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在福州举办,期间举行了两场座谈会,专家们从各个角度对展演展开了深入讨论,对福建地方戏传承发展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现将部分发言择要刊发,以飨读者。

    福建戏曲文化觉醒 剧种意识全国榜样

    傅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这是全国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地方戏折子戏展演。福建戏曲传承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已经从文化自信走到了文化自觉的层面。福建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把这些宝贵财富接下来、传下去是当代戏曲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在这项工作上福建做得比其他地方好。

    福建戏曲在重视戏曲本体、剧种传统方面给全国树立了榜样。此次展演的折子戏是依靠精湛的表演优势,经过高频率、长期的演出积累才广为流传而成为的经典。福建戏曲在艺术坚守、雕琢、剧种自信上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此次展演深化了我们对传统戏的认知,意识到传统剧目比过去所理解的要丰富得多、完整得多,警示出戏曲技艺传承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剧种最需要继承的不是表面上的一招一式,而是基本功。

    福建为全国开好头 牵住戏曲“牛鼻子”

    张刚(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

    福建传统折子戏展演为全国戏曲发展开了一个好头,这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对戏曲的传承和弘扬意义重大,在全国具有引领作用。抓好了传统折子戏的传承,就是抓住了戏曲传统的“牛鼻子”。希望以展演为契机,挖掘更多的传统折子戏,这对于传承地方戏曲传统大有益处。

    从这些折子戏可以看出,过去的艺术家能在有限的舞台台本提示下实现艺术创造、加工和演绎,这是近几十年创作中最为缺失的。我们应该思考:在戏曲中,什么是艺术呈现的核心?是剧本?导演?还是表演?戏曲音乐创作何时回归传统?现在的音乐创作受西方影响太大,缺少贯穿联结,个体完整了,但整体消解了,与戏曲的节奏特征、传统音乐结构渐行渐远。因此,向传统戏曲音乐特征的回归不仅要从技法上,更要从创作观念上回归。

    福建引领戏曲传承 经典法则传承实践

    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

    此次展演是真正呈现传统的戏曲艺术,体现了福建在传承传统戏曲方面的先导性、引领性,得到全国戏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具有深远影响与积极意义:

    一是具有很强的学术性。戏曲传承不仅是演员传承、团队传承,还要有学术思考,这是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和全省剧团一起合作的结果,做出一个戏曲研究与传承实践紧密结合的精致示范样本,值得点赞。

    二是凸显出几个关键词——折子戏、经典、传统,体现了传统戏的价值与意义,充分展现了折子戏的文化内涵及其对于剧种文化养成的作用。折子戏里有音乐、表演等传统艺术精华和传统技法规范,经典一定要有法则,传统就是法则以一种活态方式在当代的呈现。经典折子戏里也存在运用法则进行活性创造,要把这些法则贯彻到传统传承的实践中。

    折子戏展演是剧种传承的手段

    蔡欣欣(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

    此次折子戏展演告诉我们应该透过折子戏认识剧种,认识剧种的特质个性。同种剧目在不同剧种的呈现不同,在叙事、语言、唱腔、表演上会有差异性,这是因为不同剧种包涵着它所形成时代的历史境遇、地域音乐、风土人情等,表现在作品中就是风格、声腔配设的不同。比如《陈三五娘》在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和木偶戏都有不同的呈现。以歌仔戏为例,从厦门、漳州的演出可以看到歌仔戏继承发展的路线。

    此次展演让我们有机会去熟悉不同剧种的特色,去寻溯家门所在。传统折子戏展演是手段,目的是把握各个剧种特色,撷取技艺特点,通过返本开新,让它们延续下去。

    剧种传统传承任重道远

    王评章(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此次展演提醒、召唤我们回到最基本的词汇上来,重温戏曲语言。展演呈现四大特点:一、基本涵盖各行当表演,并进行系统规范的呈现;二、重点选取、突出特点,比如歌仔戏的唱腔方面,重点展示这个剧种中最完整、风格最突出的哭调;三、内容生活化,活泼充满乐趣;四、在表演方面注重程式规范、剧种积淀。

    从这次展演也看到地方剧种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小剧种出乎意料,表现力很强,让人反思把现代戏的任务交给小剧种的方向是否错误;比如,“唱”的问题要引起重视,应提倡先满宫满调地唱,再来说降调;比如,传统戏的传承单单强调“得心”并不够,也要强调“应手”,道大于器、技小于道,要重视程式表演。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