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 璐
8月15日至31日,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联手北京9当代舞团、元艺术空间等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北京新舞蹈国际艺术节。舞蹈节期间,来自美国、加拿大、匈牙利、瑞典、立陶宛、斯洛伐克等7个国家的50余位舞蹈艺术家献上18场精彩演出,举办了10个舞蹈专题工作坊,同时与中国舞蹈家协会培青计划联合举办舞蹈影像培训营,进行舞蹈影像现场拍摄的指导和实验,发现和培养中国舞蹈影像创意人才。以“舞”为视角,以“新”为主题,舞蹈节在展现和推出精品佳作的同时,也成为当代艺术及思想交流的良好平台。
本届舞蹈节展示了多种风格和类型的舞蹈表演,不少演出十分出彩。有“加拿大时尚教母”之称的加拿大舞蹈家玛丽·舒娜,携其一手创立的玛丽·舒娜舞团带来两场别具特色的演出:一个是舞团的保留剧目、已有20多年演出史的《春之祭》;一个是被加拿大国家芭蕾舞团列为保留剧目之一的《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来自立陶宛的“Dansema舞蹈剧场”舞团带来当代儿童舞剧《奇迹》,丰富的想象、生动的细节让小观众们进入一个奇幻的世界,演出后的亲子工作坊,还带领孩子们学习舞蹈动作,感受现当代舞。得到瞩目最多的当属中国首个“大妈”现代舞团。作为朝阳区文化馆面向朝阳区基层社区招募的现代舞演员,入选现代舞队伍的“大妈”“大爷”们经过3个多月的学习和训练,深刻体会现代舞魅力,并将自己的人生感悟化为“新舞蹈”,讲述给身边的年轻人,他们在舞蹈节开幕式上的首秀《随心舞动》广受好评。
据了解,本届舞蹈节还特设驻地艺术家联合创作项目,为内地舞者、创作者与国际艺术家提供国际化交流与创新的实践平台,为国际间舞蹈对话创造新机遇。压轴上演的《梦境之窥》正是由北京9当代舞团与马其顿编舞大师里西玛·里西姆金联手打造的。此外,北京9当代舞团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也由马其顿舞者演绎,参与当地的舞蹈艺术节。
北京新舞蹈国际艺术节发起人及艺术总监赵玺表示,当代艺术是艺术家个体自由探索、寻找生活中可能性的创造活动,它不告诉你什么明确的信息,而是“邀请”甚至“逼迫”观者去反思和感受,走进自己的内心。同样,当代舞也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舞者自由结合各种艺术形式,用肢体来表达他们“活在当下”的新观念和对现代生活的思考。因此,欣赏每部现当代舞蹈作品,就是在给自身提供一次了解、思考的机会,感受不同思维视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舞蹈形态。在跨文化语境下的思想交流成为当代艺术发展主流方向与必然选择的大背景下,北京新舞蹈国际艺术节通过形成“讲、跳、演、评、观、拍、论”的新舞蹈立体生态环境,以及国际领域的高水准交流,可为当下中国舞蹈放入新思想、奉上新成果,增强中国舞蹈艺术在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