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广东记者谭志红 通讯员利民)9月26日,由东莞市文化馆主办、东莞市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东莞“非遗墟市”试运营启动,莞城花灯制作技艺、石龙灯笼仔制作技艺等12个非遗保护项目的保护单位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销售非遗产品,吸引众多市民现场体验和购买。
东莞“非遗墟市”是东莞市非遗中心打造的非遗保护品牌项目,在市非遗展厅外围建设摊位,以传统“趁墟”习俗为依托,并开辟“非遗墟市”网络专区,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展示、销售的非遗项目新平台。
10月1日至2日,“非遗墟市”将正式启动,连续开墟两天。10月8日起,东莞市非遗中心还将根据传统墟市有固定墟期的做法,并结合现代人消费需求,组织12个以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为主的非遗项目前来摆卖。此外,也会根据一些传统节庆习俗,开展特色专题展示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