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飞吟
随州市旅游资源丰富,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而闻名海内外,有着大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随州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诞生地,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诞辰日,有大量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前来寻根祭祖;城西墩擂鼓出土的战国早期古文物——大型成套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誉为世界古代八大奇迹之一。随州优越的地方资源、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丰富的旅游纪念品、多样化的娱乐设施、古老的手工艺作坊等,构建起了随州这个发展中的旅游城市。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泉醇、湖美,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封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荡,有“水上公园”之盛名;平靖黄土、武胜三大古关雄踞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刘华云曾说,选择旅游业投资是因为湖北家乡的鱼塘、荷花、莲藕、浮桥、穿过田埂的乡间小路、挑担走过的山山水水,给我儿时留下了梦幻仙境般的回忆。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旅游作为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现在已经步入了主动消费的黄金时代。
刘华云决心为随州旅游出一分力,首先要有开放的思想,改革的行动,最大限度发挥旅游资源作用,让中国和世界了解炎帝故里,让更多的人来游览炎帝故里。
在随州,刘华云提出了环保型、保健型、服务型、创新型的旅游设想,使资源价格合理化,建立环境监督制度降低资源消耗率。对于旅游中边污染边治理的现状重新整改,在建立新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原有的资源,使旅游造福于百姓。刘华云还下功夫钻研旅游理论,他认为,最具旅游吸引力的基本包括地理资源、文物建筑、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三大类。
第一类是自然形成的地质地貌、山水景观、生物群落、植被环境等。在观赏的同时,不仅要维护原貌,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延续它们的生命力,让今天以及未来的世界共享大自然的天伦。望着这些颇富寓意的景观,刘华云十分感慨,这些山水石木似乎是和他对话的朋友,它们的价值应该在自己的手中增值。有人说那山,像探月,有人说那水,像丝绸,有人说那树,像卫士。刘华云的心里,这一切都像一种生命向他走来。
第二类是地下、地上各类有价值的建筑物、图画、器物等物化人文资源。在历史长河中,他们曾发挥过各自的作用。文人墨客激扬文字,努力诠释其本来的风采。刘华云喜欢历史,喜欢浓墨重彩,他更渴望守护住以往的文明,使之代代留传。那些古人用过的兵器、锅碗和一幅幅画卷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刘华云默默地伫立在先人的遗物前,他深知自己的责任,该用行动去续写怎样的诗篇。
第三类是历史上形成的文化、民俗风情、传说神话等。刘华云明白,祖国就是在这些精神乳汁的浸润中成长壮大的,方言、服饰、饮食以及社会变革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历史的影子到处飘洒,中华文化在延续传承,每一个人都应为之担当出力。
刘华云认为,如果把这些都留给政府去完成,必然要增加财政负担。今天,当自己事业走向兴旺,有能力、有责任作贡献时,必须当仁不让,为随州的旅游崛起而开拓。与随州市政府谈了8个月,双方通过多次考察终于在2003年8月签约,随州的“五山四水”从此开始由刘华云旗下的团队经营管理。
几天后,刘华云的首批2000万元资金到位,大洪山、烈山……一个个随州景区在刘华云的帷幄布局下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刘华云陆续推出“五山四水任意游”“18岁成年游”“金婚银婚纪念游”“散客结缘游”等等。刘华云强调的是,景区建设项目一开始就必须把保护自然环境摆在第一位,把旅游放在第二位,然后在此基础上寻找最佳模式和形态,以保持原貌特色。也就是说,任何景区的建设必须为美化环境、建设合理有序的生态圈而生。否则,任何有悖于此规律的规划都不会得到实施。值得欣慰的是,凡是经过他们整合的风景区,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濒临灭绝的物种都逐步得到恢复和妥善保护,实际上这早已是刘华云他们团队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对刘华云来说,每一次收购和整合不仅是财富的积累,很大程度上更是知识的积累和学习。在神农故里,刘华云敬佩祖先至今仍用宝贵遗产造福后人。后人为了纪念神农,在炎帝神农故里烈山名胜区内,建有炎帝神农洞、炎帝神农碑、炎帝神农纪念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炎帝神农牌坊等纪念性建筑物,建有炎帝神农殿、烈山大宗祠、圣贤殿、功德殿、神农庙、安登泉、百草园、观天坛、神农九井等景点。每一个旅游者从这里走过,睹物沉思都有收获。
炎热的8月,一个集体婚礼团队来到洪山景区,导游把客人带到山上,她绘声绘色地讲述大自然的故事。那两座相对而望的山叫“夫妻对话”,那对参天大树叫“彼此忠诚”,再看三五成群的飞禽走兽,它们叫“快乐家族”。导游的动情讲解感动着大家,也吸引了一对散游的男女情不自禁地跟上了这个团队,原来是要离婚的夫妻,来开结婚时在山顶留下的连心锁。听了导游讲述,为自然界所感动。导游走过去挽住这对夫妻,不失时机地说:“经营好自己的婚姻吧,让旅游的快乐祝福你们幸福的未来。”
旅游,可以矫正人的心态,陶冶人的情操。帮助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活。一回,一位癌症晚期的病人,决定完成最后一个心愿,到烈山去看看。一路上山,病人都是被轮椅和滑竿抬上去的。在山上,导游指着一棵松树让他观察一片树叶,他看了,接着又让他看另一棵松树的树叶,从形状、高矮色泽让他区别不同树叶的生活状态,看着看着,病人惊奇了,他发现,原来不同树叶的状态都朝向或者努力朝向阳光。尽管形态不一样,但渴望生命的需求一样。病人缓缓地走下轮椅,朝着前面的那棵树走去。树一棵棵地过去了,病人忘记了自己的疾病,完成了将近1.5公里的行程,当他走到山脚下的时候,看着导游微笑,感激地说:“这样的旅游真好,过些天,我还要来这里!”这种人性化的旅游改变了以往被动出游方式,仅一年多时间,随州景区的旅游收入就翻了两番。刘华云希望,在随州旅游,让所有的风土人情都发挥感染心灵、感动游人的作用。
在打造随州旅游的进程中,由于采取了更加科学的人性化管理,效益颇佳,为相当多的有识之士所看好,其融资的成果也令人刮目相看。刘华云说,旅游其实是一个创新的事业 ,我们只有有效整合自然资源,形成受市场欢迎的精品才能吸引海内外的旅游者体验、观赏、感悟和满意消费,从而得到物质与精神上的旅游享受,介入随州旅游,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