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云集的“大片”未必好看
一直高歌猛进的国产电影今年暑期遭遇票房滑铁卢,国产片总票房相比去年同期的79亿元缩水约32亿元,下滑近四成。这一趋势直到国庆档期仍未扭转。不少观众总结,越是明星云集的国产片越不能看。因为明星云集就意味着影片投资主要花在了明星身上,剧本内容很可能苍白肤浅,制作方面很可能粗制滥造。(来源:《人民日报》)
评:表面看来,这是缺乏制作精良的现象级“大片”导致的市场疲弱,但深层次的问题在于资本力量的过分扩张使电影产业出现结构性失衡。文艺繁荣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力量,但这不意味着对资本失去警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实证明,资本力量一家独大不利于提升内容质量,任由资本肆意逐利则很可能毁掉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
网剧汹涌,刚起步就过剩?
日前,由新传智库联合乐视视频共同发布的《2016网络自制剧行业白皮书》显示,2016年网络自制剧年产量预计将达到2079集,加上往年“存货”,整体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集。若保持目前产量增速不变,2016年网剧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116743分钟。假设以受众平均每天观看2小时网剧计算,目前网剧的市场容量仅为43800分钟,这意味着网络自制剧市场目前已明显饱和。刚起步不久就过剩?网剧看上去风华正茂,但似乎也开始重复电视剧产能过剩的老路。(来源:《北京日报》)
评:从2014年业内认定的“网剧自制元年”开始,资本迅速涌入,市场急剧扩大,然而网剧数量的增长、竞争的加剧,并未直接导致品质的提升。业界在普遍看好网剧市场发展大好势头的同时,更应当意识到,网剧能否进一步加强内容建设,厚植文化内涵,关系到网剧是否能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爵迹》遭遇滑铁卢,国产“粉丝电影”迎拐点?
作为国内首部全真人CG魔幻影片,今年国庆档上映的郭敬明新片《爵迹》,遭遇了口碑票房双重失利,至今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质疑和吐槽不断。“粉丝电影”票房表现不佳是今年电影市场的一个特点。暑期档上映的电影《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赏金猎人》《夏有乔木 雅望天堂》等粉丝电影,虽然云集众多明星,也并未带来明显的票房号召力。反倒是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在既没有IP噱头,也没有“小鲜肉”撑场的情况下,仅靠良好口碑一步步实现票房逆袭。(来源:《华夏时报》)
评:一味迷信“粉丝经济”,不注重在电影内容和质量上下功夫,是今年“粉丝电影”票房失利的主要原因,而《湄公河行动》的成功则佐证了“内容为王”的定律。当观众越来越注重电影的质量,而非之前业内一向关注的IP和“小鲜肉”,那么“粉丝电影”能否最终赢得票房恐怕还是要看影片的质量以及得到的市场评价。
(素淡 整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