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视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文化周刊头版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一切闪光的并不都是金子
回声壁
个展秀
“新钢笔画学术展”上海开幕
书画家赴南通武警部队文化拥军
首届中国田园山水画双年展江苏展出
秘鲁民族英雄博罗内西雕塑在京安放
邵璞、关宏臣联展哈萨克斯坦举办
中韩艺术家举办交流展
17位艺术家作品呈现“永远的抽象”




 中国文化报 >  2016-11-1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声壁

■“这个故事讲的是感官上的反差:这些年轻的男孩第一次打仗,他们的感官是全开的,非常敏感。当他们带着这样的感官回到美国的一场虚假的活动里,这对他们来说是过度的刺激。我觉得它要诠释的东西和新技术非常谋和。如果不是想尝试新技术,我不会拍这部小说,因为它都是第一人称视角的内在观察,非常意识流。我觉得这个故事跟新技术不仅是很好的结合,而且是必需的……我当然希望大家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一些新的东西,但我觉得你根本没注意到新技术、沉浸在故事里面最好。只不过我想要呈现的这个故事恰巧只能以这样的技术来拍而已。美国人比较顽固一点,他们把技术和内容分得很开,所以他们对这部电影的视觉效果会有特别的期待……对使用新的技术、新的表达方式,我有一点心急,这跟我的年纪有关,我已经62岁了,等不及了。”

    ——李安在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发布会上说:“对使用新的技术、新的表达方式,我有一点心急”

    【电影需不需要“技近乎道”?】

    ■“经过这两年的沉淀,艺术市场渐趋理性,最为核心的价格体系(即定价机制)开始发生转变,这种转变表现为:投资对象从‘人’(艺术家)转变成‘物’(艺术作品),由谁的名气大买谁转为哪件艺术品好买哪件,即便是同一艺术家的不同作品,也会因艺术价值之优劣而形成价格之高低。随着收藏家文化学养和审美能力的提高,这一趋势更加明朗化,从简单的‘礼品雅贿’过渡至‘投机投资’再到‘审美需求’,中国艺术品消费的动机开始裁弯取直、正本清源……在日趋开放透明的大环境下,艺术品价格普遍走低实际上是市场自我净化的作用体现,是功利主义让位于审美自觉的积极蜕变。目前艺术市场行情的相对下滑,只是转折时期市场缓冲的滞后反应,在这个破而后立的过程里,可以预见的是,以头衔、官阶、知名度为重的伪艺术家注定会退出历史舞台,而真正富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将得以重新被重视,在持续的认同中引领艺术市场的未来。”

    ——贾廷峰撰文称“伪艺术家注定会退出历史舞台”

    【站在“现实的舞台”,遥想“历史的舞台”。】

    ■“文化艺术进商场,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商场,是一件好事。然而,商场的定位、环境和场地条件等决定了其适合举办一些时尚类、娱乐性、普及性的艺术展览,而对于一些专业性、学术性强的经典大师展,商场绝对不是理想之地……如今,很多大师展,根本谈不上什么系统研究,只是借用大师的名头,虚造声势,过度消费名人资源。有的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手段和媒体炒作,包括名人站台,吸引大众的关注,过度放大了一些非重要作品的商业价值。更有甚者,为了博取眼球,作一些华而不实的文章,不惜将展览的营销重点放在大师的私生活和话题性上,或者说作品的高额保险费上。以娱乐性代替艺术性,以消费性代替专业性,缺少了对大师、对艺术、对历史起码的尊重。”

    ——傅军撰文说“商场里举办所谓经典大师展可以休矣”

    【美术馆的好展览可以再多点。】

    毕玺 点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