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调研考察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大部分建设项目或多或少存在资金不足问题;不少项目专业性很强,但板块内容不清晰、不充实……”11月10日,陕西省政协组织召开“推进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月度协商座谈会,陕西省政协主席韩勇及众多委员与陕西省副省长姜锋,省委宣传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省文物局、省旅游局等多个部门及相关企业的负责人围坐在一起,针对陕西省32个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绩及不足之处,就如何进一步挖掘人文底蕴、创新体制机制等建言献策……
挖掘文化内涵
避免同质化
“以工业化手段‘打造’文化,不可能鲜活。”陕西省政协委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甄亮表示,陕西的一些重大文化项目对文化内涵的发掘不够,没有使人文精神鲜活起来。他认为,文化项目建设的内容及产业布局要分门别类强化指导,以“同中求异”的思维定位文化项目建设,避免同质化。
甄亮所说的重大文化项目是被列入陕西省“十三五”规划,陕西省政府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而精心策划的30个重大文化项目(后调整为32个)。目前,除延安大剧院等少数项目完工投运外,大多数项目还在实施中。这批重大文化项目并非由省政府包办建设,而是由多个厅局、地市及多家企业分别为实施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项目动态管理集群。截至8月底,已经开工项目25个,未开工项目7个,完成投资168.06亿元,占总投资的16%。目前在32个项目中,文化产业项目21个、文化事业项目11个,今后还将纳入新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从今年初开始,陕西省政协文教委员会全面搜集32个项目的相关资料和信息,深入韩城司马迁文化景区等18个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对其余14个项目进行了问卷调查,进而针对文化内涵挖掘不深、资金缺口等较为突出的问题形成意见。
韩勇指出,32个项目是推动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增强文化自信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把握好各个项目的文化内涵,把这些项目建成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市场检验的项目。
开辟多种融资渠道
形成多元投入机制
针对大部分项目资金不足以及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陕西省政协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雷涛表示,应制定更加灵活和开放的融资政策和方式。建议省有关部门就此进行专题调研,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融资方案,分类运作。对涉及全局的重大项目要给予财政和其他支持,保证按期高质量完成;对于重大文化事业项目,政府投资要放在优先位置,一定要保证投入,避免过分依赖融资,以免为后期运营带来负面影响。雷涛以陕西较有知名度的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为例指出,该景区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债务大、利息负担重。对此,他建议景区类文化项目要强化市场预测,分步把握投资和建设进度,减控风险。
目前,陕西省已经成立了陕西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陕西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主推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撬动提升社会资本的投入;出台了《重大文化项目规划资金补助办法》《重大文化项目建设规划编制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了有进有出、有奖有罚的动态管理项目考核激励机制;陕西省财政对文化企业贷款投资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所产生的利息给予贴息补助,对文化企业发行债券产生的发行费用给予补贴。陕西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强在座谈会上表示,两只基金的投入要向省级重大文化项目倾斜,同时,协调督促各项目单位充分利用国家发改委每年4批的专项建设基金,鼓励支持有实力、有潜力的民营文化企业参与重大文化项目建设。
韩勇表示,推进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各相关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坚持科学发展,抓住关键问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辟多种融资渠道,充分运用互联网等新兴融资平台,形成多元化文化产业投入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
促进整体协同
“陕西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并不相符,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尚处于分散状态,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链。”陕西省政协委员、长安大学长安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刘吉发认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急需整体协同,要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联盟,创新政策体系,把全球化的人才、资金和机制等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素聚积在陕西文化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上。
甄亮认为,要充分发挥陕西省文化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统领作用,在“大文化建设,大数据运作,大利益统筹”上出台顶层设计方案。“大文化建设”就是要强化文化自信的责任担当意识,树立文化产业着力提升陕西文化软实力的观念,从省级层面系统梳理文化资源,并进行统一规划;“大数据运作”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协调各方、资源共享的“云平台”;“大利益统筹”就是要创建一个由省级权威部门牵头、相关部门或经济实体参加的资金投入和收支“一本账”管理机构,把项目带动战略落到实处。
雷涛建议,由陕西省政府牵头组建一个权威的评估机构,对32个项目进行跟踪调研,为决策部门提供依据,对在建项目和未开工的项目再行论证,分类指导。对前期论证不足、资金未落实的项目可暂缓实施,或调整新项目。姜锋表示,陕西省将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探索建设文化强省新路子;坚持问题导向,全力破解文化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组织领导,为文化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