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文化交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化交流
  标题导航
文化交流缤纷多彩 “中拉时间”再启新篇
埃及刮起中国“少林旋风”
邳州农民画亮相柏林
《情比山高》饱含中国电影的人文精神与爱国情怀
中国功夫揭幕新西兰女校亚洲文化节




 中国文化报 >  2016-11-1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约旦电影导演祖阿比:
《情比山高》饱含中国电影的人文精神与爱国情怀

    《情比山高》剧照

    本报驻约旦特约记者  郑 琰

    10月24日至28日,中国驻约旦大使馆、约旦艺术家工会、约旦皇家文化中心联合在首都安曼举办了中国电影周。电影周组委会特意安排《情比山高》作为闭幕式影片,在周末时间段放映。为让约旦观众进一步了解和体会《情比山高》的艺术魅力,中国驻约旦使馆文化参赞杨荣浩特邀约旦知名导演费萨尔·祖阿比就《情比山高》及中国电影话题接受当地媒体专访。

    祖阿比表示,中国电影《情比山高》融合了很多优秀的镜头和视觉语言来展现具有独特魅力的中国功夫。“功夫”是中国电影独一无二的表现内容和文化精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系列功夫商业电影在香港获得了成功,并走向世界,有了阿拉伯和欧洲世界的拥趸。香港回归中国以后,功夫和中国文化、民俗的结合更加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情比山高》中对中国功夫(或者说武打戏)的运用非常好,让人能够感受到一种力量之美,深深吸引了观众。

    他说,近年来,中国的电影教育发展很快,电影产业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影片,在众多国际电影节上多有斩获。中国电影人普遍有“家国情怀”,广泛关注人文和爱国主题,尤其是很多电影以展现中国人民抵抗殖民主义和外来侵略的不懈斗争为主题,有很好的社会教育意义和商业前景。

    到目前为止,《情比山高》参加了27个国际电影节,在15个国家举行了首映式,做了30多场观影活动,获得了14个奖项,其中包括最近获得的2016年芬兰斯堪地纳维亚国际电影节金奖(最佳影片)。祖阿比表示,几个月前,他作为芬兰斯堪地纳维亚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初次接触到电影《情比山高》,根据其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他感觉金奖非其莫属。他解释道,这部电影讲述了在二战时期,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极,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者入侵的曲折经历。作品“画山不见山”,通过发生在中国西南边陲山区的两个小村寨的故事,放大并使之成为一个国家的缩影,深刻揭示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殖民、保卫祖国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电影英文名字《ROAD TO THE SKY》从字面看是通往天国之路,似乎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佛教文化和“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国捐躯、虽死犹荣”的中国文化价值观念。

    祖阿比说,这部电影没有空洞的爱国主义说教,其中不少功夫打斗场面也不是刻意为吸引观众眼球而设计,而是与电影的战争主题紧密结合;镜头不是呆板、空洞的,而是充分展现了中国南方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别具风韵的人文文化遗产。影片虽然没有刻意宣传中国西南地区的旅游风光,但每个画面都让人神往。

    电影是文化传播最便捷的媒介之一。《情比山高》向世界观众展示了云南的人文风情和民族自信,获得了很好的口碑,是近年来在国际推广中较为成功的中国电影作品。祖阿比强调,《情比山高》获奖后不久就在安曼上映,可见中约两国在文化领域的友好关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