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华珍 刘 则 董 砚
11月10日,由湖南省文化厅主办、湖南省文物局承办的“深化‘两学一做’讲好特殊党课”——全省革命纪念类博物馆革命文物讲解大赛在长沙举行。湖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晖出席大赛并讲话,大赛邀请了湖南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等省直相关部门领导担任大赛评委工作,还邀请了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播音主持研究会、省博物馆学会的专家担任专业评委。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胡蓉,湖南党史陈列馆的谭丹、李霞,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周赛英荣获此次大赛一等奖。大赛还评出二等奖6名、三等奖11名。
深化“两学一做”,以讲促学促行
为了办好此次革命文物讲解大赛,湖南省65家革命纪念类博物馆做了精心准备,涌现出101个优秀讲解作品。这些作品经专家初评遴选,有13家纪念馆的21名讲解员入围决赛。
从《左权的最后一封家书》到《伟大的父爱》,从《一座与中国命运紧紧相连的农舍》到《见证历史转折的一间教室》,讲解内容紧密联系“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合格党员的目标,讲解员们以馆藏文物或故居、旧址等为题材,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件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充分挖掘了文物内涵,真正达到了见物见人见革命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场感染力和表现力。
李晖表示,这次讲解大赛是省文化厅根据中央和省委关于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充分发挥全省革命文物资源优势作用,创新学习教育形式。通过开展讲好特殊党课活动,牢固树立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四个意识”,激发担当作为精神。该系列活动,就是在“行”上做文章,做到了学习教育知行合一,让每一名党员把理想信念和求实创新精神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利用文物资源优势,讲好特殊党课
“深化‘两学一做’ 讲好特殊党课”系列活动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湖南省65家革命纪念类博物馆积极行动,充分利用文物资源优势,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讲授党课1271次,组织党员主题教育活动1628次;参加上述党课及主题教育活动的人数达到54.8万人次。今年5月1日至10月8日,湖南省各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接待观众总人数较去年同时段接待观众总人数增加336.78万人次。革命纪念类博物馆为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历史和革命先辈精神、讲好特殊党课提供场地和优质讲解服务,增强了学习教育的现场感和体验感,提高了学习教育效果。
湖南省文化厅纪检组长廖星认为,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在全省革命纪念类博物馆开展“服务‘两学一做’讲好特殊党课”系列活动,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此次大赛作为湖南省博物馆社会服务社会教育人员学习培训活动,全省革命类纪念馆的160余人观摩了比赛。来自湘南学联纪念馆的讲解员陈媚表示,比赛给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特殊党课,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觉得自己应该做个更合格的党员。
以史为镜,讲史育人
湖南革命文物资源总量大、特色明显、价值突出。全省共有革命类不可移动文物约1300处,65家革命类博物馆收藏可移动文物50余万件。其中,革命类不可移动文物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位居全国第一。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等革命名人故居和纪念馆多、特色明显;秋收起义、平江起义、湘南起义等重要革命历史事件旧址遗址多、价值大;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各时期革命文物类型全、内涵丰富,是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来自蔡和森纪念馆的参赛讲解员黄彩莎对“以史为镜,讲史育人”有自己的理解,她认为,通过讲述红色历史人物和事迹,用历史故事感染身边的共产党人和群众,有助于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也有利于坚定党员和社会大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她希望这样的活动多举办,让社会大众铭记历史、弘扬文化、借史鉴今、启迪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