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湖湘文化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文化交流
  标题导航
全省文化发展迈向新高地
深化“两学一做” 讲好特殊党课
图片新闻
“园丁”生涯 桃李芬芳
湖南省直单位举办“书法之美”讲座
长沙市天心区举办广场舞大赛
江华盘王节展“瑶都”魅力
湘剧《书香天下》参演校园戏剧节




 中国文化报 >  2016-11-17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园丁”生涯 桃李芬芳

    李  谦

    他是上世纪50年代科班出身的高校美术老师,却扎根家乡半个多世纪,将全部心血倾注于一所“没有围墙的美术学校”。

    这位耄耋之年的美术教育家,近期因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为他举办的“启蒙之师陈西川素描展”走进公众视野,他甘为人梯的“园丁”生涯,诠释着一位基层文化人的坚守与大爱。

    现年87岁的陈西川生于邵阳市的一户书香之家,其父陈子述是清末秀才。陈西川幼年时期父母相继去世,长嫂将他抚养长大。自小与后来成为名画家的堂兄陈白一起习画,成年投身军旅后,因这一特长被选调至部队一家报社从事美编工作。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后分配至内蒙古师院艺术系。其间在中央美院进修,师从吴作人、艾中信。

    1964年,陈西川被下放至邵阳,进入群众艺术馆工作。中央美院的光环,技艺精湛的素描佳作,让陈西川在这座湘中小城备受瞩目,常有人上门请教。“文革”期间,大学停办,学校停课,陈西川忧心忡忡,虽收入微薄、生活艰辛,仍利用业余时间免费辅导学生作画。

    “文革”之后,陈西川获准在群艺馆办美术班。他说,办班有两个宗旨:一是向美术院校输送人才;二是义务教学,农村学生免学费。

    陈西川深受徐悲鸿“写实主义”画风和“尽精微,致广大”等艺术理论的影响,在教学上注重学生素描、色彩、速写等基本功的训练。他组织学生观摩各类画展,探讨名人名作的构思和表现技巧,要求学生多阅读文学名著,欣赏较高品位的影视作品和音乐,提升艺术修养。

    凭借良好的口碑,“西川美术”声名远播,吸引省内外青年学子纷至沓来。上世纪80年代,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朝闻和中国美协主席华君武均对陈西川义务办学赞赏不已。他的这种办学模式,被外界称为“没有围墙的美术学校”。

    出生寒门、酷爱绘画的李自健15岁拜陈西川为师,每周一次带素描习作去请教。后来,功成名就的李自健每次回国都要去探望陈西川。

    李自健美术馆于今年国庆期间对外开放。“美术馆建成后,第一场个人画展必须是我敬爱的启蒙恩师的。”李自健以这样的方式向为他“推开艺术之门”的陈西川老师致敬。

    除李自健之外,刘人岛、王炳炎等名画家都是陈西川的门生。几十年来陈西川培养的学生逾万名,其中3000余名考上了重点院校,成就了“邵阳美术人才现象”,邵阳也被称为“绘画的摇篮”。

    “西川美术”何以培育了众多出类拔萃的学生?

    李自健认为,陈老师科学严谨的素描教学,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他为人淡泊名利,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