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工美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美术周刊

第2版
视野

第3版
美术馆
  标题导航
大学如何助力非遗创造性传承
未来设计: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
第四届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开幕
河南博物院“首届中原国际陶瓷双年展”将办
雷圭元特展在中国美院民艺馆开幕
“绚彩之路——当代唐卡艺术展”在京开展
生生不息




 中国文化报 >  2016-11-20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陶瓷)  白明

    白明的瓷上植物世界,是一个自主的世界,也是一个纯粹的世界。以他的代表作之一《生生不息》来分析,这里没有树,没有鸟,没有土壤,我们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藤蔓。它密密匝匝,占据着画面的所有疆域,甚至没有给画面留下多少空白。我们只看到了青花线条的缠绕,只看到了生命的交织,只看到了激情的涌动。这时,植物不是植物,藤蔓不是藤蔓。它既不作为他者的背景,也不需要他者来做自己的背景。它在排斥现实世界的同时,也排斥了一个粗鄙的想象世界。是的,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创造人所未见的世界。

    白明在做这样探索的时候,不只是在做陶艺,而是在瓷泥中播文,在窑火中种诗。白明谙熟制瓷工艺的传统技法,又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变革,这就使得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当代审美意趣。他既远离国画的简单移植,又避免了传统陶瓷装饰的图案化,器物上似草、似花、似果、似荷塘、似芦苇的种种意象,总是给人明丽、净朗、生机蓬勃、充满活力的艺术感染力。这一切使得他与其他陶艺家的创作模式大相径庭。面对着这件被命名《生生不息》的作品,不能不令人浮想联翩。

    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生生不息的,比如山岳,比如河流,比如物种,比如文化。而具备与人为善、成人之美、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这样的东方智慧,必然能得“生生不息”之道。(陈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