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泺清 蛮吉
如今,许多综艺节目已从电视荧屏转战网络,打起了粉丝点击率的主意;还有综艺将“互联网+”做出了“新玩法”,不仅赚得收视率,也赢得了观众的心。
“互联网+综艺”可以这样“玩”
10月7日,在鸟巢迎来《中国新歌声》第一季决赛。据CSM52城数据统计,总决赛收视排名第一,收视率为3.971,也创下第一季《中国新歌声》最高收视纪录。至此,《中国新歌声》从第一期到最后一期始终蝉联每周中国电视节目收视的冠军。
节目结束后,唯一指定互联网电视品牌的微鲸电视推出了“新声代音乐计划”,为网络票选人气最高的4名新歌声学员发行新声代主题曲。由微鲸举办的这次音乐计划,采用网络投票的形式选出成功入选的学员,投票的平台以新浪微博为主阵地。计划宣布开始后,微博的话题阅读量达851.5万次,参与投票的用户超过600万人次。由此可以看出,当下综艺节目对于“互联网+”的重视程度超过人们预期,并有越演越烈之势,而由此兴起的互联网电视逐渐进入人们视野。
近年来,国内的智能设备厂商竞相布局互联网电视,除微鲸外,还有乐视、小米、酷开等品牌。对于这片市场,许多人对家庭娱乐场景和超大屏终端充满信心,但同时“烧钱论”等观点也此起彼伏。但从销量看,互联网电视与传统电视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据艾瑞咨询统计,2016年互联网电视的市场渗透率已达85%(渗透率高,说明潜在用户大部分转变为现有需求的目标用户),这反映出互联网电视已经即将完成对用户的教育周期,消费需求有望进一步激发。
对于综艺播出方式的变化,电视制作人金伟乾认为,这是综艺节目井喷后,大家寻找更多播出平台的方式。因为资本的力量,无论是资金支持还是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都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这是未来的趋势。未来将是几家一线卫视以及排名前六的视频网站的天下,二三线卫视如果没有更多有效探索,生存空间将会被近一步压缩。
综艺节目网络化是大势所趋
令人眼花缭乱的综艺节目,多平台播放为综艺节目提供更多机会与可能性,如何在众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观众独宠,金伟乾认为,想要脱颖而出首先需要节目品相上乘,这样视频网站才能给到更加优质的推广位;其次需要在营销上全方面配合,如果只有视频网站的展位推荐,是不大可能被更多的观众知晓的,只有通过营销进行话题传播,并运用微博图文、视频传播等立体化传播,才会吸引观众点击收看。
如今很多观点将综艺节目并入烧钱的范畴,一档看似一般的节目,少则投入上千万,大投入、大制作已成为当今综艺的代名词。之前有媒体曝出众多综艺节目的天价制作费:《造梦者》2.1亿元、《舞林争霸》2亿元、《中国真功夫》1亿元。尽管去年广电总局颁发的“限真令”对明星真人秀从数量到类型都进行了规范调整,并明令要求不能把节目变成拼明星和炫富的场所,不能助长高片酬、高成本的不良风气,但现今大小明星参与的节目仍然占主导地位,高片酬、高成本仍存在。
在如此多明星、高投入的环境下,综艺节目如何盈利?《诗歌之王》制作人韩骄子告诉记者,由于综艺节目的合作模式和招商方式不同,有的节目可能制作方盈利但电视台只赚得了好节目,而有的节目则是电视台和制作方双丰收,所以对于综艺节目的盈利不好简单评说。
金伟乾说,如今综艺市场的投入与盈利比例并不好说,电视台的标杆节目与一些二三线电视台节目的投入产出无法相比,比如《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这样的节目,每季的广告收入约为10亿元到20亿元,单视频版权收入就有几亿元,这是很多电视台无法想象的。这是一些受大众欢迎、收视率高的节目,而很多招商困难,甚至“裸奔”的节目也不在少数。即使招到商,如果收视率未达预期,制作方与电视台也需要对广告商进行补偿,可以说目前综艺市场风险和机遇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