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产业与市场·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让剧院成为城市的文化客厅
图片新闻
小微文化企业的创业之家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白皮书(2016)》发布
“飞凡杯”中国电子游戏超级联赛总决赛在上海举行
迪尔曼·克瑞恩原作展在京举办
形体剧《俄罗斯方块》将在北京上演
“如是”张曙光抽象艺术作品展开幕




 中国文化报 >  2016-11-30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南岸区微型企业孵化基地:
小微文化企业的创业之家

    渝  文

    在重庆南岸区有一个微型企业孵化基地,它地处南岸区的文化、商贸中心地带,交通便捷,配套设施完善。该基地于2010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一个专门为微型文化企业和初创文化企业生成发展提供低成本和全方位服务的孵化平台,目前已成功创建重庆市重点微企孵化园、重庆市科技孵化器、重庆市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重庆市青年创新创业基地。

    孵化基地由南岸区南坪街道建设管理,布局合理,一站式服务大厅、会议室、活动室、企业成果展示区等设施一应俱全。孵化基地内部面积5000平方米,可供138户微型企业办公使用。此外,孵化基地还开通了小微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小微企业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建成了“江南红创客根据地”,设立了创客平台(政务服务站)、创客空间(创业工作室)、创客家园(活动室)、创客驿站(休闲书吧)和创客乐园(文体活动室)。

    对接企业与政府 优化成长环境

    为了给小微文化企业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南岸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孵化基地办公室。在运作过程中,孵化基地办公室成了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

    对于入驻企业,孵化基地积极帮助它们完善手续,争取享受重庆市、南岸区以及孵化基地的各种优惠政策。如帮助企业与南岸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接,确认企业为重庆市鼓励类行业的小微企业,使这些企业能够享受最高5万元的创业补助资金、最高15万元的创业无息贷款和两年的税收减免福利。在区一级,基地办公室也帮助企业对接工商等职能部门,在企业注册时享受“绿色通道”服务,根据南岸区区委区政府发布的关于完善微型企业扶持机制的相关文件,为企业进一步争取电商运营补助、会展补助、商业贷款贴息补助、技术设备购置补助等扶持。正式入驻基地后,企业还可享受两年的办公场地租金减免政策,免费获得电脑、办公桌椅等必备的办公设施,企业只需缴纳水电、物业费用即可。为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基地内的物业费仅象征性地按每平方米1元收取,极大地减轻了微型企业创业者的资金负担。

    对接企业与市场 助力快速发展

    为助力小微文化企业快速发展,孵化基地还积极帮助企业对接市场,与南岸区工商联、南坪街道商会等组织合作,由工商联、商会推荐大企业与孵化基地的微型企业达成帮扶协议,再由大企业在经营管理和业务等方面对微型企业进行帮扶。

    “85后”栾学聪在开拓业务最艰难的创业初期,由孵化基地牵线搭桥,得到了几家大型企业的帮助——这些大企业的高层不定期向她传授经营管理之道,帮助她解决在经营管理企业方面遇到的问题。再如:小微企业聚秀文化公司与重庆广电集团结成“以大带小”帮扶关系,从重庆广电集团承接了重庆少儿频道《青青校园树》栏目的制作业务,并借此积累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像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几乎每一家基地内的小微文化企业都有一家大企业在对口扶持,他们或是产业链上的上下游关系,或是业务外包与承接的关系,或是项目合作、利益共享的关系。

    此外,基地每年为创业者举办创业创新、企业管理等各类培训20余次,并联合V空间南坪基地、LOFT小院等社会组织,引导企业参加产品展示洽谈会、创业论坛、专题讲座等活动。孵化基地还专门抽调人手,帮助企业对接相关行业的重大展会,协助企业策展布展,助力企业开拓市场。经过帮扶的小微文化企业,渐渐获得了多元化的发展资源,技术、人才、人脉、资金等不断向企业汇集,企业视野不断开阔、市场不断拓展、技术不断更新、实力不断增强。

    对接企业与中介 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

    为了更好地为入驻企业提供服务,孵化基地管理办公室除了对孵化基地进行日常管理外,还设置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引入政府相关部门、南岸区微企协会、杰品财务、金牧锦扬律师等企业和组织,让小微企业足不出户就能获得专业的工商、税务、法律、贷款担保等方面的资讯和相应的咨询、指导。

    孵化基地还针对入园小微企业的种子期、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四个阶段,导入不同的孵化工具。例如从种子期开始,由基地内引入的财务公司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代账服务,此举不仅省去了创业者聘用财务人员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还从一开始就规范了小微企业的财务账目,使其运营更加有序。再如,在导入期推荐符合条件的在孵企业申报专项资金,帮助其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南岸区微企孵化基地宽松的环境、优惠的政策、大企业技术帮扶等一系列措施为微型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助力小微企业朝着创新、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