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 渊
近日,微博、微信上一系列炒作低俗追星的“知名”账号被关闭;北京市网信办依法约谈多家大型网站,责令其加强用户账号管理,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系列举措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正值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刚刚实施,相关部门出击之迅速,打击力度之大,值得点赞。
信息时代,互联网在为我们提供大量新鲜资讯的同时,也让人们饱受一些视觉、听觉的污染和虚假信息的困扰。尤其是近年来,奢靡、拜金、攀比、浮躁等不良价值观一度蔓延网络,在娱乐圈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一些信息的传播虽然没有触及法律,但过度、过激的报道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负能量,对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影响恶劣。如今,各级政府对不良网络文化信息传播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净网活动成效显著。其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不是目的,防患才是根本。不良网络文化信息的传播,归根结底缘于信息产业市场主体急功近利的心态,以及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网络文化企业应意识到网络不应容纳灰色空间,理当遵法守法,主动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本次处罚行动有效抵制了娱乐圈八卦泛滥的不正之风,反映的是政府对网络舆论整体氛围的治理态度:每一个网络信息传播主体都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要清楚传递正能量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网民自身也应树立更为成熟、理性的价值观。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