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艺彩山东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精彩纷呈
日照文化扶贫坚持问题导向
山艺2017首届毕业展演季举办
别开生面的“走进古籍体验日”
非遗活动为“特殊”儿童送关爱
电影《艺术也疯狂》将本月公映
“中华好家风”书法展在济南举办
《中华泰山文库》举行签约仪式
国学传播基地在邹城唐村揭牌




 中国文化报 >  2017-06-1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开生面的“走进古籍体验日”

    观众体验雕版印刷

    本报讯  雕版、传拓、制作线装书……6月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走近古籍体验日”活动在济南举办。众多市民在专业人员的讲解、示范下,了解古籍保护的有关环节,体验雕版雕刻、古籍装帧等传统技艺。

    在“传拓技艺体验活动”中,工作人员一边示范蘸墨、上墨、扑拓、揭晾等传拓方法,一边讲述棕刷、拓纸等工具如何使用,示范如何解决墨迹洇成一片等问题,这种“有讲解的体验课”,让一旁的观摩者跃跃欲试。在传拓《陋室铭》等名篇时,市民于先生鼓励读一年级的儿子大胆尝试,“孩子刚刚背过这篇文章,再亲自把它拓印出来,这样一来就与经典有了更深层次的接触,一定能够印象深刻。”

    在雕版雕刻现场,传承人李振豪介绍,雕版雕刻及印刷工艺极为复杂,在过去,官刻、私刻、坊刻都有不同特点,而今,因雕版材质讲究、手工技艺繁琐、从“会刻”到“刻好”耗时耗力等现实因素,从事该门类技艺与研究的人员少之又少。“将这些技艺展示给大家,一方面可以调动观众兴趣,提高其动手能力,又可以让他们近距离了解这些传统形式。”李振豪说。

    商红岩从事古籍保护与研究多年,在线装书装帧体验环节,她一边为学员介绍书皮、书心、纸钉等必备用具,同时,从理料开始,到折页、配页、压平、齐栏、打眼、穿纸钉等,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操作演示。69岁的济南市民孟女士看得入迷:“年轻的时候,我跟着父亲学习过古书籍的装帧、修复,但如今那些手艺荒废了。有机会重新拾起来,真不容易。”

    “若是一些有破损的书页,处理起来则更加复杂,比如,要拍照建档,制定修复方案,选纸,分析纸张颜色、厚度、破损原因,或者有的需要拆书清洗粘连等,到最终重新装订成册,起码要经过十余道工序。”商红岩说。

    山东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人员杨林枚介绍,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山东省图书馆从2012年以来,连续6年开展“走近古籍体验日”活动,同时,还结合馆藏金石拓片精品展、古代装帧形式实物展等大型展示活动,向群众展示与古籍相关的保护知识,提高公众对古籍的关注度。“这些活动,旨在让观众在现代生活中感受手工与传统之美,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他们对古籍收藏的正确理念,提高全民参与保护的意识。”杨林枚说。

    在注重面向观众传授古籍基本知识外,山东还通过“师带徒”等模式开展古籍修复工作,让一批濒危书目重见天日。“如山东省图书馆专门设有古籍修复中心,有修复人员10人,外聘专家2人,在开展日常古籍保护的同时,还帮助市、县图书馆进行人才培训。目前,就有11名来自市、县的学员在此学习。”杨林枚介绍说。(孙丛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