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文化遗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引入社会资本打造博物馆群
指尖上的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专家披露邺城遗址
发现的北朝舍利函详情
北京学学术年会关注三条文化带
山东举办博物馆文创开发培训班
图片新闻




 中国文化报 >  2017-06-1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学学术年会关注三条文化带

    本报讯  (记者李静)近日,由北京学研究基地、首都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长城、运河、西山文化带与北京城——第十九次北京学学术年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70多家单位的170位代表与会。

    长城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军事防御体系,途径北京北部、西部六区,护佑着北京城的安全;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流过北京东部、中部、西北部六区,历史上源源不断地为北京供应着粮食和其他物资;北京西山古称“太行之首,神京右臂”,皇家行宫、园林、寺庙密布。历史上,长城、运河、西山与北京城关系密切,随着北京城的发展变化,如今3个文化带承载了北京“刚柔并济、山水相依”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城市发展历史,是北京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此次会议以“长城、运河、西山文化带与北京城”为主题,围绕“长城、运河、西山文化带的内涵”“三个文化带建设的现实意义”“三个文化带非遗的保护与利用”等进行了研讨。

    据了解,《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保护利用,挖掘区域文化遗产整体价值,制定实施北部长城文化带、东部运河文化带、西部西山文化带保护利用规划。这一决策事关首都北京乃至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好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