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阅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金大侠”的《中国民间艺术漫谈》
《仓央嘉措史诗》:爱的梵音
带有人情味的文学史补遗
《20世纪中国戏剧史》在京首发
《中国文情报告(2016—2017)》发布
朱小棣与周国平谈“读闲书”
《鲍勃·迪伦诗歌集》面世
公安题材小说《三叉戟》出版
小说《夏天,19岁的肖像》搬上银幕




 中国文化报 >  2017-06-15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带有人情味的文学史补遗
——评丘彦明的《人情之美》

    袁永苹

    宇文所安老先生曾说,在我们不假思索地接受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学史叙述时,也应意识到,文学史是不稳定的,我们应该学会接受一种随意性和不确定性。我想说,在我们正儿八经谈论文学史的时候,我们是否还有一种不“一本正经”,不“正襟危坐”,更加轻松亲切地讨论文学、作家、文学史的方式?在谈论作家们精神层面的时候,我们能否将其还原为一个个生动鲜活、有血有肉有局限的个人?

    丘彦明的《人情之美》给了我们一种更加亲切且生动有趣地谈论作家、文学的方式。

    初次接触丘彦明是始于2003年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随笔集《浮生悠悠——荷兰田园散记》。书中,丘彦明用细腻灵动的笔触,书写她在荷兰乡间生活的种种见闻和感受,其间满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和惬意,有情调,更有禅味。读来不似时下一些写异域随笔的“小清新”那种轻浮和矫情,字里行间沉淀着她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富有哲理。当时我就惊讶于她的豁达和悠然。而今,《人情之美》则为我解释了丘彦明这种独特人生阅历和见识的文学来源。

    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丘彦明作为台湾《联合报·副刊》编辑,与当时一些台湾著名文人有所往来,如当时已经步入人生暮年的梁实秋、台静农、叶公超,已年逾花甲的吴鲁芹、高阳,还有白先勇、三毛、张爱玲等当时风华正茂的新文人和艺术家。丘彦明以副刊编辑的身份与这些文学大家展开往来,其中自然有约稿组稿事宜,私底下,更有他们作为良师益友、文人雅客的人情交往。巨海拾遗,多年以后,丘彦明将这些来往细节勾勒成文,进而成书,取名《人情之美》。其间有随笔,有书信,也有访问,书中着重摹写的作家有12位,而前后提及的作家、艺术家不下百位。书中更有丘彦明与这些作家的手写书信,还有丘彦明独家私藏的作家肖像照。与作家之间的互相回忆与赏评不同的是,丘彦明在该书中的取材多是一些闲情趣事、生活细节,如一次宴请、郊游,甚至一次闲谈和玩笑,展现了一个个不同以往的作家肖像。可以说,《人情之美》提供了一个更加活泼的文学史维度,丰富了读者对这些作家及其文学的认知。

    在丘彦明笔下,这些作家呈现出了丰满的人情和人性姿态,或可爱,或活泼,或悠然,或热情。比如晚年梁实秋的幽默、风趣、机智,甚至些许任性。丘彦明写梁实秋如此形容一个人的吝啬:“开了电灯怕费电,关了灯又怕费开关。”又写他怕惊醒了睡在腿上的猫,更是腿麻也不敢动弹一下,体现梁实秋的细腻和童趣。书中还记录了梁实秋与鲁迅儿子周令飞的一次晚宴,写梁为周热情夹菜,席间两人更是大谈老北京的旧河、小吃、冰糖葫芦……写出了文坛这两家人亲切动人的交往。对于三毛,丘彦明除了写三毛的热情洋溢、真情真性之外,还写三毛在西班牙停留期间,两人一同种菜、看山,天冷时三毛为她加披肩,写出了三毛因思念荷西而生的憔悴与寂寥,更写出了三毛最后时日的那种痛苦和孤绝,勾勒了一个邻家女孩般热情和温暖的三毛,让我们看到了对芸芸众生充满着无限热情、爱、眷顾与悲悯的三毛,读之令人悲怀。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身为文学编辑的丘彦明,不但是这些文学家的身边人、好友、生活见证者,同时更是一位才情兼备的散文作家,所以,与一些文学史家所进行的作家传记研究不同的是,丘彦明文笔灵动自然、鲜活生动。其才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赋予了《人性之美》不同于普通文学家轶事、散记的鲜明特征,同时也还原了作家的生活细节,不浮夸、不粉饰、不妄议。这些特征使得本书从内而外充斥着动人的真情和朴实无华的真诚。正如郑树森教授在此书前言中所言:“彦明这本书所记载的虽只是她10多年编辑生涯中特别珍惜的一些情谊,但为文坛记下老文人的晚年风釆,也为当年中生代作家的峥嵘岁月留下宝贵的记录,因此意义绝对远超一己人情之美,而是文学史的一手材料。”

    除珍贵的文学史价值以外,丘彦明与这些文人的交往本身也是一种美的象征。这种交往,既有一种古来文人雅士之间君子之交的淡然与豁达,同时又有着彼此惺惺相惜、视若珍宝的温暖情谊。丘彦明之于梁实秋,更像是一个文学晚辈、一个女儿对于前辈、精神上的父亲的一种敬仰和爱戴;丘彦明之于三毛则更像是倾心相处和关怀备至的闺中密友、姐妹;丘彦明之于白先勇,则更似于知己,相惜相知……《人性之美》让我们回到了这个浮华时代失却已久的人性与人情的至美之境。

    (《人情之美》已由中信出版社于2017年5月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