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创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道德经》在稚嫩童音的诵读下,透过深圳宝安区华一实验学校的院墙,引起行人纷纷驻足。
华一实验学校是深圳的一家民办学校,自创办之初,就开办国学课程,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该校创建人谢红鹰说,教育孩子学习国学经典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严谨的安排。
作为教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华一实验学校安排一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学期学习一到两部国学经典,从《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这些浅显国学入手,逐渐向《大学》《中庸》《史记》《资治通鉴》等难度较高的国学经典渗透。同时通过经典诵读比赛、星光大舞台国学专场等活动来加深学生对国学的记忆和感悟。
华一实验学校还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班会课、写字课中融入国学内容,对国学课堂进行有效补充,实现学科融合。“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们持续保持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可以背诵多部经典,能在平常的写作中合理运用。”该校校长韩冀认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运用。该校重视学生的国学素养,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在日常生活中也时刻要求学生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弘扬中华文化。在书香国学的熏陶下,学生知书达礼,深受社会好评。
“优秀的中华文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的瑰宝。”谢红鹰认为,中国有《诗经》《道德经》《庄子》等众多的国学经典,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很多文化建设成果都领先于全国,对优秀文化的传播同样应该有所担当。
优秀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世界语言的学习,学习语言最好的地方是学校。2012年,华一实验学校获批增设高中班,经过3年的酝酿谋划,2017年,举行了高中开办仪式,并成立了国际语言文化中心,将西班牙语等小语种教学提上日程,打造新的外语特色,为学生提供了新的起跑线。
“选择西班牙语作为主要特色语言,是华一实验学校经过多方论证的结果。西班牙语作为世界第三大语言,全球有21个国家以其为官方语言,是联合国、欧盟、世贸等组织的重要工作语言,目前超过3.5亿人在使用。”谢红鹰认为,随着中国对外发展的日益活跃,掌握一门重要语言,交流就会更加便利,就更容易理解对方的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就多了一份力量,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也多了一个机会。
华一实验学校以“扬长教育”为教育理念,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学校的目的就是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发展成为其独具的优势,在面向未来的挑战中多一项能力。除了国学传承,“华一”的特色还有很多:小班化、快速识字教学、双班主任制、学生和教师的差异化管理、创设少年作家班、举办校园诗歌节、成立星光大舞台等。快速识字教学让一年级95%的学生识字量达2500个;少年作家班出版了九年级学生方丹的长篇小说《子弹飞》,另外还出版了3本诗集;邀请优秀教师不定期来校演讲也在学校计划中。
十二年打磨,成绩有目共睹。华一实验学校先后荣获“宝安区民办教育质量奖” “深圳市书香校园”“中国基础英语素质教育实验基地”“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2010年成为首批接受政府公派学位的学校,2015年荣获“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宝安区唯一获此殊荣的民办学校。华一实验学校先后接待20多所兄弟学校的观摩学习,毫无保留地介绍并分享特色教育经验,在经典文化传承上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