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广东记者戴波)6月11日晚,大型交响乐《赵佗》(又名《南越王》)在河源市桃花水母大剧院首演。该作品由中山市政协、河源市政协、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珠江交响乐团联手打造,是继大型交响组歌《孙中山》之后,又一部岭南文化艺术精品。
《赵佗》由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山市政协主席丘树宏于2015年撰稿,经过近3年的编排得以问世。丘树宏说,之所以选择赵佗这个历史人物进行创作,一是因为赵佗作为广东的历史文化代表性人物,其历史形象普及程度还不够;二是因为赵佗作为岭南文化的经典历史人物,有必要结合当下主流文化赋予其全新的时代意义。赵佗人物形象和南越王朝的历史,为挖掘岭南本土文化资源、打造文艺精品提供了难得的素材。
《赵佗》共分序曲《大秦壮歌》、第一乐章《南疆开化》、第二乐章《岭南统一》、第三乐章《和辑百越》、第四乐章《大义归汉》、尾声《汉风天下》六大部分。每一乐章都有不同主题,描述了赵佗在秦汉两朝时期,为了保证岭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曾自立为南越王。作为岭南的开拓先驱,他将中原的中华文明和耕作技术带到百越,又将海洋文化传输给岭南以至中原内地,同时推行“和辑百越”政策,使得岭南地区一派文明祥和、蒸蒸日上、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画面。
河北省石家庄新华区政协主席张彩珍率团前来观摩演出,她表示:“我们不远千里来看演出太值了。”来自美国洛杉矶的华侨梁女士说:“无论从创意、策划、歌词、音乐,还是灯光、音响、画面、表演等,都十分精彩!”
《赵佗》的剧本以及音乐编曲已被河源市作为文史资料保存下来。此次《赵佗》在河源首演后,还将在河源市龙川县、广州市、石家庄市等地进行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