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至聪
浙江宁波的镇海区图书馆为国家一级馆,于2015年4月10日正式对外开放。图书馆新馆又称镇海培菊图书馆,由浙江省爱乡楷模包素菊、张培明夫妇捐赠1000万港元修建。新馆位于镇海新城行政中心,毗邻市民文化广场,坐落于区文化艺术中心东楼,总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新馆内设行政部、采编部、活动部、地方文献部、少儿部、阅览部、流通部7个部门,设有大厅服务台、少儿阅览、文献流通、参考阅览、地方文献等服务区,另外,还有报告厅、读者活动中心、生活主题馆及多媒体视听、逸轩书画等特色区。
2015年10月31日,在书香宁波——2015宁波读书周开幕式上,镇海区图书馆经网友票选,荣获“最美阅读空间最具人气奖”,同时还获得市“十佳阅读推广人”“十佳志愿者”等多个奖项,获奖数居各县市区榜首。2016年10月,镇海区图书馆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中国最美基层图书馆”,以此为契机,镇图不断强化借阅流通、文献阅览、借阅查询等读者服务功能,每月办证量和读者阅读量持续上升。截止2016年末,镇图共有持证读者31265人,图书报刊借还册次达723587册,到馆567297人次,新书上架76464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完善管理机制
创新采用特色激励模式
镇海区图书馆坚持以“志愿者带动、品牌活动引领”的运作模式,立足本馆特色,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构建特色志愿者服务体系,打造“书菊”志愿服务品牌。截至目前,图书馆累计招募书菊志愿者近2000人,拥有志愿者团体12个,逾600人。
近年来,镇图十分强调并重视志愿者的招募工作,除了传统的网站发布、海报宣传、活动现场动员等招募方式外,基于QQ、微信、微博的大量粉丝群(微信粉丝已过万),镇图充分、有效利用现有群体,分列出全新的“墨香镇海”志愿者群,通过微信、微博定期发布各类志愿者招募活动,不断扩大影响。除直接招募外,镇图还探索实行机构合作(主要合作对象为学校、教育机构等)的方式,利用镇海本地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学校中积极找寻、培养以学生和教师为主的志愿团体。如镇图和肯特双语学校就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志愿合作关系,并合办了多场英语辩论赛活动。
除了招募方式的不断变革、与时俱进,为规范管理,镇图还对志愿者的职能类别、工作内容和要求也分别做了较为明确的划分和说明。目前主要采取的是部门归类的形式,有流通、采编部,少儿部,活动部,地方文献部和全区24小时自助机五大部门,在部门划分基础上,进一步进行个人和团体的区分管理。其中,活跃度最高的当属少儿部和活动部,这两个部门同时也拥有多支志愿者团队,如少儿部的小水滴、小螺号等。
此外,镇图结合本馆的两大品牌活动,还针对志愿服务打造了接地气的特色激励模式:Reading Man爱读护照里程奖励;定期评比优秀志愿者;定期在微信、网站或者海报上发布志愿者感谢信;提供活动场地和平台支持;提供培训及学习机会;活动优先报名权;书菊志愿者特色布袋、保温杯等物品奖励……深得志愿者的喜爱。邵女士一家三口都是书菊志愿者成员,平时只要一有空,他们就会到馆参加志愿服务,整理书籍、协助活动,因此,他们也享受特别激励,每场限制名额的活动,他们总能优先报上名。
培养核心骨干
建设个性鲜明的志愿者队伍
镇图以“优质、特色”为抓手,不断优化志愿者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规范志愿者培训机制。镇图全年不间断进行志愿者招募,并进行统一的大规模培训,此类培训涵盖所有书菊志愿者,培训班分上半年和下半年,时间一般在每年的3月和9月。培训班的主要内容为志愿服务态度、工作内容、流程等基础性知识。而更进一步的专业培训,主要针对特定活动展开,比如“9·24”读书周开幕式,需要招募若干摄影志愿者,这样,对招募来的这批志愿者,活动之前就会再进行专业的摄影知识培训。
充分挖掘并培育个性鲜明的志愿者个体或团队。如少儿部的青春向暖志愿者团队由宁波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组成,其成员青春朝气、充满活力,办活动思维开阔、效率高;又如,活动部的文艺团体由有才艺特长的书画、舞蹈、器乐生组成,成为书菊志愿团队强有力的文艺后备军。
强化沟通
发挥联动作用
镇海区图书馆积极构建图书分馆、读者、机构单位“三级联动”的工作模式,实行统一部署、行政各自负责、资源共建共享的总分馆服务体制,扩大合作交流,提升带动作用。在镇图指导下,各分馆纷纷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如九龙湖镇图书分馆的关爱小候鸟暑期赠书活动、春泥行动青葱暑期活动,澥浦图书分馆的流动图书进部队、电脑培训班进社区及志愿者科普下乡等活动。另外,镇图专门成立了镇海区公共图书馆群,将下辖的所有村、社区、街道、企业机构图书馆负责人统一加入群内,自由进行信息互通。区馆则每月初在群里公示上月所办的讲座、沙龙等活动的名称,以“自助点单”的形式供各分馆挑选,并在定时统计后进行活动的结对输送。这样,就形成了区馆带头分馆联动的格局,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