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志南
镇海区图书馆结合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创建,大力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在宣传发动、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派遣、过程管理、活动组织、评价激励以及与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结合等方面,有诸多独到的创新做法,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工作链条。
一是创新手段、扩大宣传。在继续用好活动现场动员等传统方式外,重点采用新媒体手段和渠道进行更快捷、更广泛的宣传发动,有效提高了广大青少年的关注度。
二是面向机构、集中招募。在做好直接招募工作的同时,以各类学校为主要对象,并行开展定向合作招募。与机构特别是与学校合作开展文化志愿者招募,有利于培育文化志愿服务团体和开展有主题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全年延揽、集中培训。已建立文化志愿者全年不间断招募机制,每年分两次对各种文化志愿者进行大规模集中培训,同时对参加特定专业性服务活动的文化志愿者安排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四是明确需求、志愿选岗。建立文化志愿服务“双向选择”机制,精心编制文化志愿服务需求表,充分尊重文化志愿者的选择。
五是部门归类、发育团队。在文化志愿者派遣之后的管理上,独创了一套“部门归类”管理方式,由各部门分别承担具体管理职责。
六是多元激励、持续发展。文化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过程中增长了自身的知识、技能,同时也提高了素养,即为一种长效激励。此外,根据不同文化志愿者的实际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激励,能有效提高机构对文化志愿者的影响力和黏着性。
(作者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