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版:南国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深圳盐田:文化传承蔚然成风
泰坦尼克号沉船文物在穗亮相
客侨传薪火 文化起宏图
“佛山韵律 和声飞扬”合唱展演落幕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将办
第二届东莞市诗歌大赛征集作品
东莞推出优秀本土原创儿童剧展演活动
百米画卷《牡丹颂》在深圳展出




 中国文化报 >  2017-06-22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客侨传薪火 文化起宏图

    张世明

    客侨之乡——东莞市凤岗镇,坐落在东深河畔明山秀水间的古建筑迴龙庵,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雨的洗礼,正以一派清新的姿态,迎接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兴贤诗会。

    迴龙庵,一座有着600年历史的建筑。在这座被称为凤岗客家人历史的“活化石”的屋子里,共保存有23块5万余字的清代碑文。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兴贤文社序文碑。

    这块立于1810年的序文碑,生动地记载了凤岗文化尤其是兴贤文社的成因,活动形式与内容以及所产生的效应。有着崇文尚礼、耕读传家优良传统的客家人,在凤岗开基立业之后,兴办私塾培育人才,逐渐形成了尊教重学的风气,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凤岗的乡贤们于清嘉庆年间,自发解囊,共同出资在黄洞村迴龙庵成立了兴贤文社,文社的主要活动是在每年农历五月初十,全凤岗和周边地区的文士,齐集迴龙庵进行会考,每人都把写好的诗文当众诵读,然后由与会者共同评品,前3名获得物质奖励并自然成为下一年诗会的主持人。此项活动一连进行几天,离家较远者均安排在社内住宿,集中开餐。“不管文章好不好,大家都有一餐饱”,这句流传至今的俗语,正是这一场景的真实写照。

    在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兴贤文社把活动命名为“兴贤诗会”,聚会就成了文人雅士之间的诗歌唱和。以这样的交流方式,推动着凤岗文风的兴盛。这场群贤毕至、年复一年的盛会,在时代更迭的时光流转中,像一株常青藤顽强地蔓延,传承着文化的力量,散发着一缕清香,直到抗日战争爆发才不得已终止,坚持了100多年。

    时间流转到20世纪的后期,凤岗凭借着天时地利,跻身于改革开放的前列,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开创了发展的奇迹。与此同时,凤岗镇委、镇政府重视文化建设,倾力打造客侨魅力之乡,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大量引进各类人才,重现了人文荟萃的景象。

    2010年,由凤岗镇委宣传办、镇文广中心牵头,发出了复兴兴贤诗会的号召。镇文联联合该镇一班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朋诗友,重新建兴贤文社,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兴贤诗会和朗诵艺术学会,就在当年的农历五月初十,久违了的诵诗声如百灵鸟的鸣唱,重又在迴龙庵响起,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诗歌盛会在这里重燃薪火。

    客侨传薪火,文化起宏图。“兴贤诗会”重燃薪火,只是近年来凤岗镇建设客侨魅力小镇的一个缩影。(中国·凤岗)客侨文化节、“两岸四地”客家山歌邀请赛、“杨官璘杯”全国象棋公开赛、中华五十六个民族青年集体婚礼、出版客侨文化系列丛书、启动客侨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凤岗镇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突出品牌,塑造灵魂,扩大文化影响力。

    为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凤岗镇不仅出台了《凤岗镇文学艺术奖励办法》,还编制了《客侨魅力小镇发展规划》,将通过创新“文化+”新业态,打造创意文化凤岗,将凤岗镇客侨文化融入婚庆、时尚设计、影视动漫等现代新型产业,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