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平 戴 波
连续3次被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一级图书馆、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海洋文化论坛”持续开展了10年,“图书馆智慧平台的研究与示范项目”成为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辖区面积74.91平方公里的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区图书馆为试点,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树立文化品牌意识,为建设区域海洋文化中心凝心聚力。
智慧设施 让读者流连忘返
盐田区图书馆成立于2001年,按地市级图书馆标准投资兴建,是盐田区最大的图书文献集中地和信息交流中心。2016年6月,为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和便利化,盐田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图书馆新馆——盐田智慧图书馆建成并正式对外服务。
面朝大海,文化芬芳。走进盐田智慧图书馆,犹如置身于蔚蓝色的海洋。蓝色调搭配韵律感十足的现代设计元素,鲜明地烘托出图书馆的海洋主题。新馆以“海洋之书”为设计理念,突出了现代海洋文化多功能综合图书馆定位。
盐田区智慧图书馆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仅提供日常借阅服务的固有模式。24小时开放的读海书吧使读者随时享受休闲阅读的快乐;视障阅览区可以满足视障人员的阅读需求;创客空间集合了3D打印机等多种新兴科技设备,让读者施展创意;耳机森林是一座声音图书馆,读者可以用听的方式体验阅读的快乐;海洋文化园以“海洋探秘”为主题,叙述着人与海洋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谐之舞、放飞梦想、帆板体验等内容丰富、科普性强的海洋文化互动体验,让读者流连忘返;在少儿图书借阅区、少儿多媒体阅览区、玩具图书馆,孩子们或躺或卧,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
“智慧图书馆真的很神奇,竟然知道我喜欢读什么书。”通过智能手环、移动APP等设备,读者王晓红一走进图书馆就被图书馆后台系统所感知,通过对她的阅读经历和爱好进行数据分析,系统获取她所在的位置,即可结合图书馆的资源状态、服务内容向她精准推送服务。这里还配备了感应智能灯、带记忆功能的自动升降座椅等智能化设备,使该馆的服务内涵、外延及管理有了很大提升。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信息可视化等技术,搭建起由智慧资源系统、智慧感知系统、智慧服务系统和智慧管理系统组成的图书馆智慧平台,对全部资源进行有序分类和标引。读者通过电子屏查询搜索图书,能够快速获知书籍所在的书柜及书架。系统还可以根据人流量对空调、通风、灯光进行调节。
通过现代科技,盐田区图书馆实现了读者智慧化服务和馆员智慧化管理。读者通过“Touch无限”和“图书馆移动门户”等移动APP,可以获取借书、查询和在线预约、浏览电子图书及个性化阅读定制等服务;馆员通过“激活”等智慧管理APP,可以实时了解图书馆的办证、还书、扣缴滞纳金等业务信息,提高了管理效率。该馆还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读者提供“云悦读”你看书我买单免费服务,让图书馆直接采购读者心仪的书籍。
文化惠民 打造特色品牌
“政府投入资金建场馆,不遗余力创新服务手段,都是为了保障辖区百姓的文化权益。”盐田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秀说,盐田区委、区政府将图书馆的建设纳入政府主管部门议事日程,财政拨款逐年增加,力求将图书馆打造为全区的文化地标和百姓的精神家园。
全年365天对读者开放,配备24小时还书机、街区自助图书馆、网上图书馆、读海书吧、书之城堡……盐田区图书馆服务读者细致入微。为保障未成年人、残障人员、外来建设者等弱势群体的阅读权利,盐田区图书馆制定了《盐田区图书馆少儿及特殊群体读者服务管理办法》,开设了玩具图书馆、绘本馆、少儿电子阅读区;特设了视障阅览室,配备了电脑、有声读物收录机等专用设备与软件;成立了盐田区劳务工读书会,定期组织开展阅读分享、外来青工知识竞赛、免费电脑培训和外来工子女免费学英语等活动。
图书馆是全民阅读的主阵地。每年在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深圳读书月等节点,盐田区图书馆都会精心策划各类大型读者活动,坚持开展各种阅读推广活动。2016年,由“盐田阅读沙龙”“领读盐田”“山川上的中国”等活动组成的全民阅读推广计划,拉开了盐田区全民阅读活动的序幕。国务院参事王京生、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等嘉宾精彩对话,给辖区居民带来一场场文化大餐。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早在2007年,盐田区图书馆沙头角分馆就推出了“小桔灯”阅读推广计划,联动学校、社区,为辖区少年儿童提供阅读资源、传播阅读理念,10年受益儿童达10万余名。2016年,该馆又推出了针对低幼龄儿童的“儿童早期阅读素养启蒙”计划,全方位提升幼儿的早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活动场场爆满,深受学校和家长的欢迎。
山海资源是盐田区得天独厚的优势。自2007年以来,盐田区图书馆策划组织了一系列海洋主题读书活动,包括海洋文化论坛、海洋地图展览、海洋故事坊、海洋知识竞赛、海洋诗歌诵读、深圳市海洋日系列活动、深圳读书月盐田区海洋文化系列活动等总计700余场,22万余人次参与,传播海洋文化不遗余力。
迄今为止,“深圳海洋文化论坛”已连续举办10届,成为中国海洋学界的知名品牌;始于2009年的“海图展览”连续3年受中国航海日组委会邀请,在福建泉州、浙江舟山和江苏南京展出,配合“中国古代海洋文献导读”等活动,探索展览与导读相结合的创新活动方式。
“公共图书馆不仅要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与社会教育的功能,还应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盐田区图书馆馆长尹丽棠说,在做好文化惠民的同时,该馆还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开展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在图书馆设有查询区,在地方文献室开设了政府信息公开专架,多渠道为读者提供政府信息资源。同时,不定期为辖区人大代表和区领导提供信息收集、参考文献和专题搜索服务,为立法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成果丰硕 传播特色海洋文化
多年砥砺创新,盐田区图书馆取得了丰硕成果。“图书馆智慧平台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得文化部2013年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并于2015年4月顺利通过验收。全区已建立“总馆、分馆、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三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10分钟公共图书馆服务圈”已经成形。
在诸多海洋文化品牌中,“深圳海洋文化论坛”最为璀璨夺目。从首届“海洋图书与文献”到第十届“一带一路文献建设”,论坛视野一次比一次宽广,从单一主题走向系列活动、由专家论坛走向公众参与、从深圳走向全国,盐田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滨海城区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由盐田区图书馆倡导成立的“一带一路”公共图书馆之深圳·长三角地区特色文献联盟,促进了国内公共图书馆文献的互联互通。联盟成员馆共同致力于将“一带一路”文献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源,向公众提供“一带一路”文化服务,深入发掘当地的“一带一路”文化遗产。
10年来,盐田区图书馆收集的千余幅海战图、航海图、中国古代海图、世界古代海图,是古代海洋内容研究、古代舆图研究和现代海洋研究的珍贵资料。其海洋类藏书也从建馆之初的几千册增至现在的3万余册。2014年,该馆建立了全国首个“海洋文献联合目录库”,通过目录库查阅资料、馆际互借等创新手段,为海洋文化研究者提供了诸多便利。
海洋文化系列活动连续获得深圳读书月的“全民阅读示范项目”“最佳活动项目”“最佳创新项目”和“优秀组织奖”,“小桔灯”阅读推广计划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2013年社区乡镇阅读推广活动最佳案例奖”,2015年获得“第三批深圳市全民阅读示范单位”称号……一座座金光闪闪的荣誉奖杯,彰显出盐田区图书馆不变的文化情怀和创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