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吴楚风韵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美文/副刊
  标题导航
精准发力 实施文化富民
图片新闻
推出“文化畅享季”品牌
文化奔小康 宜兴有主张
省文化厅领导参观新华网江苏频道
以情动人 以爱感人




 中国文化报 >  2017-08-15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准发力 实施文化富民

    靳扬扬

    如何让群众富口袋后富脑袋,做好文化富民工作?如何不断改善文化民生,既为弱势群体做好“托底”,又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更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品质,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江苏各地拿出实际举措,破除难题,精准发力。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君到姑苏见,风光处处佳。最动人处仍然离不开文化。下半年,苏州将进一步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一批图书馆分馆、地铁图书馆、图书借阅社区投递点,完成422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行“互联网+”服务模式,建设公共文化数字化惠民服务平台,探索“文化菜单式配送”新机制;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扶持一批特色文化活动、特色广场活动品牌、优秀文艺团队、优秀文化指导员;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培育和扶持文化类社会组织,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让群众享受更多“文化福利”。

    南通将深入推进实施文创中心(大剧院、美术馆)工程,深化大剧院、美术馆概念方案设计,确保年内开工。在此基础上,确保南通各地早日达到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标准。保质保量完成50个镇(街道)、100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30台数字阅读机建设任务,研究制定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惠民水平,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文化特色“走帮服”、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

    下半年,镇江将积极开展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充分运用网络媒体、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平台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宣传;贯彻落实《镇江市古籍保护办法》,开展文物安保大排查,开展非遗传承人抢救性保护;深化文化供给侧改革,丰富文化镇江云服务功能;开展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进行惠民暖企大走访,做好隐患矛盾排查,开展文化场馆安全生产大检查。

    文化“供给”“需求”两端发力

    实施文艺精品战略,盐城将继续发挥“现代戏之乡”“小戏之乡”优势,围绕宣传党的十九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中国梦”等主题,以打造舞台艺术精品作为重点,各县(市、区)分别排演1台大型现代舞台剧,全市全年新创作剧(节)目大戏、小戏各15部以上。重点排演《小城》《送你过江》2部大型现代淮剧;打磨提升舞剧《烽烟桃花飞》、杂技剧《小桥流水人家》等精品剧目;另外,淮剧《小镇》作为江苏现代戏创作的“当家花旦”,还将加快走出去步伐,下半年赴欧洲巡演。

    南京是文化部认定的首批26个国家文化消费城市试点之一,在6月《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专项督察情况的通报》中,被列为“试点工作进展较好的城市”。下半年,南京将积极放大文化消费试点效应,全年落实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政府补贴,遴选100台左右政府文化消费剧目,预计总票房收入2277万元、总补贴额680万元、总体补贴比例为29.8%、观演人次近10万。此外还将出台《文化消费绩效奖励办法》,研究探索文博创意产品市场、图书市场、电影市场等具体实施办法,不断完善政策保障。实现消费者、剧场和票代公司之间的文化消费积分互通互兑,带给消费者更加简单快捷、精准贴心的消费体验。

    以文化遗产保护促进发展

    下半年,连云港将贯彻落实《连云港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完成一批重点文保单位保护规划的编制,实施汉代古尸“凌惠平”的科学化保护及展陈提升工程。预计9月在山东举办的“2017年全国简帛大展”中,连云港东海尹湾汉墓简牍也将精彩亮相。作为“苏北五市非遗保护联盟”的倡导者和发起者,连云港还将开展市级非遗生产性示范保护基地命名、联合高校和社会组织推进市民非遗保护创业创新等活动,在打造非遗资源集聚区、特色传统文化小镇、项目产业化发展孵化基地等方面加强引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