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文艺情牵两地 边疆风景独好
文物大案告破 喜中难免有忧
图片新闻
故宫优势资源“入驻”亚马逊中国
国际芭蕾艺术展讲述“天鹅的故事”




 中国文化报 >  2017-08-23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艺情牵两地 边疆风景独好
——首都艺术家赴新疆开展文化交流慰问活动

    迪丽娜尔·阿布杜拉表演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欢庆》

    本报记者   薛  帅  文/图

    跨越天山南北,从南疆到北疆,2000多公里的跋涉,只为将丰富、对口的文艺资源注入边疆基层。8月12日至20日,北京市文联组织首都艺术家代表团远赴新疆开展“共话京疆情 同筑中国梦”文化交流慰问活动。

    “相比往年,今年的交流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贴近民众,重在呈现大众文艺作品与文化惠民成果,同时更注重北京和边疆地区文艺界的交流与互动,为艺术家深入基层、感受群众生活提供平台。”北京市文联党组副书记刘开阳说。

    作为北京对口援建地区,和田是本次文化交流活动的最重要一站。“和田的脱贫工作任务重大,文化援疆对当地人民的精神脱贫至关重要。文化扶贫助力经济脱贫也是近几年我们的重要实践。”北京市援疆和田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8月13日,北京、和田两地艺术家分别在和田县北京高级中学、洛浦县委礼堂和地区影剧院开展3场文艺演出以及书画笔会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节目莫过于中国文联副主席、维吾尔族舞蹈家迪丽娜尔·阿布杜拉表演的舞蹈《欢庆》。

    舞姿婀娜、舞步曼妙,维吾尔族舞蹈特有的灵动和韵味被迪丽娜尔完美演绎,令台下观众如痴如醉。如今,年逾五十的她较少亮相舞台,此次登台演出不仅让在场观众激动不已,更让北京的青年艺术家领略到艺术的恒久魅力与润泽基层的显著作用。“只要有为人民演出的机会,我都不想错过。”她说。不同于一些艺人追求“高大上”的舞台效果,迪丽娜尔更钟爱基层舞台。“维吾尔族舞蹈本就源自民间、源自人民生活,以蓝天为帷幕、以大地为舞台,这是维吾尔族舞蹈最本源的追求。”迪丽娜尔说。的确,在维吾尔族民众心中,迪丽娜尔是他们的巨星。演出后,观众把后台围得水泄不通,迪丽娜尔亲切地问候大家并一一感谢,很多观众呼唤着“迪丽娜尔姐姐”,开心地与她合影。

    这一幕也被来自首都的艺术家看在眼里,尤其是青年演员。“我被迪丽娜尔老师‘圈粉儿’了。为人民演出,会感觉到自己身上流淌着艺术的青春血液,迪丽娜尔老师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来自陕北的青年民歌歌手张兰妮如是说。在她看来,舞台艺术重在互相交流与学习,艺术家对民族文化与艺术的感悟是相通的。“只有深入基层,来到群众中,这种感受才会更加深刻。”张兰妮说。

    此次文化交流慰问活动,除了和田地区,50余位首都艺术家在9天时间里还深入阿克苏、伊犁等地的社区、农村、学校及边防哨所,倾情奉献了7场文艺演出、8场书画笔会。20多个节目荟萃一台,涵盖声乐、舞蹈、曲艺、戏剧、杂技等多个艺术门类。参加此次演出的演员也以青年艺术家为主。

    反串表演《新贵妃醉酒》、非遗表演《中幡》、变脸以及擂琴表演等节目,让观众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我之前都没有看过,真的太巧妙了。”观众阿曼古丽坦言,“在广阔的新疆大地之外,还有那么多精彩的艺术形式未曾领略,希望今后更多的艺术家能来这里传经送宝。维吾尔族青年正在为脱贫而奋斗,物质生活要提升,精神层面更要脱贫。”

    除了送文化,更要“种”文化,为了更好地开展文化援疆工作,拓展援疆的方式与覆盖面,首都艺术家交流团除了将精彩文艺节目送到新疆群众家门口,内容务实的文艺志愿服务也同时展开。哈亦琦、尹铁良、刘英毅、汤俊等12位来自北京的摄影、民间文艺、音乐、舞蹈老师深入和田、库尔勒等地,为百余名当地文工团演员、文艺爱好者带去了高质量的文艺辅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展文艺培训将成为首都文学艺术界文化援疆工作的重要补充。”刘开阳说,在他看来,近距离接触基层文艺爱好者,把北京的文艺精品传授给边疆群众,将为两地今后开展更深层次的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是首都艺术家连续第六年赴新疆开展文化交流和慰问演出。“交流活动实现了从单一送文化到既送文化又‘种’文化的发展转变,达到了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普及艺术的目的,同时也增进了首都与新疆两地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刘开阳说,6年时光见证了首都艺术家的坚持和执着,也见证了两地文化的交融发展。对中国梦的无限向往与追求,在两地人民心中绘出一幅民族团结、血脉相连的多彩画卷。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