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产业·市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1版
要闻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小众”动画电影能否开拓更大市场空间
图片新闻
企业助推“非遗”工艺走向国际
业界聚焦迷你歌咏亭发展动态
第七届兰州黄河文化旅游节开幕
《敦刻尔克》9月1日全国公映
《国学小名士》开播
《金面王朝》上演十周年




 中国文化报 >  2017-08-23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企业助推“非遗”工艺走向国际

    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相遇,便可激发无限创意。8月17日,“中国·时代记忆非遗英国行”大型推介活动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企业带来的一批“非遗”工艺创新产品引起广泛关注。

    本次推介活动进行了几款智能珠宝的全球首发。这些珠宝外形夺目,运用中国国家级“非遗”工艺津派花丝镶嵌技术,植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芯片,成为了活动的一大亮点。

    花丝镶嵌又叫细金工艺,是一门历史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制作。“这一系列饰品由中国手工匠人用不同形态的金银花丝镶嵌各类珠宝而成。工艺中所使用的花丝最细只有0.1毫米,以编织、堆垒等技法成形,每件作品工期都需要数十天。”中国北京心有灵犀科技公司负责人王洁明说。

    与普通首饰不同,智能珠宝首饰应用了智能穿戴技术,可与手机相关联,具备独特的记忆存储和复现功能。使用者可以把一段难忘记忆的图片、文字或音视频通过手机蓝牙连接存入首饰,当佩戴首饰的人想回忆时,只要轻敲珠宝,这段记忆就会在手机上播放出来。有款此类首饰因此被叫做“时光记忆”。

    全球珠宝市场价值超过3000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珠宝市场。而作为全球珠宝行业里的全新跨界品类,无论在技术、款式还是量产程度上,中国的智能珠宝目前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王洁明说,公司选择与津派花丝镶嵌传承人合作,就是希望发挥双方资源优势,给珠宝品牌增添显著的东方标识,同时希望能给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带来创意,开拓国际市场。

    英国文化遗产手工艺协会专家丹尼尔·卡朋特说,智能珠宝非常浪漫,是一种特别的创新,“英国也是‘非遗’大国,也有不少精美的手工艺,希望未来能够和中国加强合作,推出更多创意产品。”

    此外,此次推介活动还展示了结合中国传统皮雕工艺和当代运动精神的手工篮球、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老美华布鞋、赫哲族鱼皮画、萨满剪纸、津派玉雕、联升斋刺绣等独特的优秀文化遗产作品。推介活动负责人杨丽英表示,“非遗”工艺和文化的传承不能只靠公益扶持,必须注入符合时代需求、尤其是年轻人喜欢的要素,才可能通过衍生品销售形成商业闭环,让“非遗”文化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发展方向是创新性传承,跨界融合发展,以产品为核心,打造古今结合、东西融合、产融互动的运营模式。”杨丽英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