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专题 上一版3
  版面导航

第1版
头版

第2版
综合新闻

第3版
理论评论
  标题导航
川新两地一家亲 文化扶贫春雨行
在文艺创作和思想道德上追求卓越
唐风晋韵 锦绣太原




 中国文化报 >  2017-08-30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川新两地一家亲 文化扶贫春雨行
——2017“春雨工程——四川文化志愿者兵团行”走进新疆

    首场演出结束后合影  邓 阳 摄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与兵团十二师互赠礼物邓 阳 摄

    王雪娟

    初秋的新疆,瓜果飘香、歌甜曲美。根据文化部、中央文明办关于2017年开展“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工作的部署,8月16日至21日,由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指导,四川省文化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广局主办的2017“春雨工程——四川文化志愿者兵团行”活动在新疆多地开展慰问演出。一场场婉约优美的蜀风川调回响千年丝路,在祖国的西北边陲降下春雨甘霖。

    曲艺精品尽展川风蜀韵

    8月16日下午5时30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文化中心,主题为“川新两地一家亲 文化扶贫春雨行”的2017“春雨工程——四川文化志愿者兵团行”活动启动。600余人的剧场座无虚席,蜀风川调引发现场观众强烈共鸣,掌声笑声不断。

    演出汇集了以四川曲艺为主、最具巴蜀特色的曲种以及川剧绝活等艺术形式,既有大型巴蜀文化传承剧《丝路》中的精编曲目《千年丝路》《桑叶天下》,又有以国家级、四川省级非遗项目展示为主要形式的节目四川车灯《好吃嘴》、四川盘子、牡丹奖获奖节目《心如莲》,还有令人捧腹又感动的谐剧《让我看你一眼》、精彩的传统民族器乐演奏以及独具巴蜀魅力的川剧绝活《人偶双变脸》等。

    什么样的演出最能打动兵团观众?四川省文化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此行出发前,经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广局充分协商后定下了“大舞台”的展演形式,充分结合当地基层文化扶贫需求,力求文化惠民取得实效。

    边疆群众增强传统文化认同

    8月17日的演出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某警校的200多名学员观众早早地来到现场。“平时上班、上课、训练很累,我们把观看演出当成一次难得的休闲和奖励。”警校学员罗明艳兴奋地说。

    8月18日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演出,百余名石河子四川商会的会员组团前来,在演出现场为艺术家们送上了最热烈的掌声。

    最后一场在哈密的演出更是人山人海。8月20日晚,在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一场,装修后首次启用的红星剧场迎来第一次大型演出,当地团委组织安排了12名志愿者引导观众。一座难求,为了不放弃近距离体验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不少观众甚至站着看完全场演出。

    “几十年来能如此近距离感受乡音,大家自然是十分激动和踊跃。”谈及“春雨工程——四川文化志愿者兵团行”活动在当地引起的强烈反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党委宣传部部长向志华十分感慨。据她介绍,兵团第十二师演出现场一半以上的观众是四川籍老兵和老职工,他们是上世纪参与新疆开荒建设的先驱,为祖国边疆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加强川新两地互动交流

    “此番丰盛的文化大餐集中了四川省近年来的文化艺术代表作,是历代曲艺人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艺术瑰宝,让兵团第十二师各族人民充分感受到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党委常委、纪委书记李志波对演出赞不绝口。此次交流不仅加深了四川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文化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未来互动合作的良好基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杨迪中坦言,此次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演出,给当地群众和曲艺工作者带来了不一样的曲种和风格,开阔了眼界,希望能在交流中吸收和学习。他介绍,为了培育新疆的曲艺土壤,目前兵团正在尝试民族特色和汉族文化结合的曲艺形式,并通过曲艺小品大赛和培训班,推广曲艺、挖掘人才、扩大交流。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文化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黄海对四川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赞不绝口。“希望能通过此次演出交流,学习四川推广非遗的方法,挖掘垦区非遗,加强两地学习和交流。”黄海说。

    用专业精神致敬军垦先烈

    8月的新疆,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辽阔大地。连轴转的行程,汽车转火车,文化志愿者们拖着沉重的箱子前一天深夜到达目的地,第二天依然精神抖擞地投入演出。舞美、灯光、服装样样到位,走台、化装、试音绝不马虎,四川文化志愿者们充分发扬了敬业精神。

    “我们在演出中充分感受到当地人的热情,但是这次活动不仅是‘送文化’这么简单。”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李得友表示,这既是“送文化”,也是一次难得的采风。特色边疆文化和兵团历史对演员、创作人员本身而言,是进行传统教育和激发灵感很好的素材。

    对此,中国曲协副主席叮当感触颇深:“演出也是艺术家学习、采风、创作的过程,志愿者们在表演上敬业严谨,团队间互助互爱,让观众感受到四川曲艺的魅力、特色和内涵,这是此行的最大收获!”20年前曾在新疆演出的他说,此次随队参观了军垦博物馆,引起强烈的心灵震撼。很多人发了朋友圈,也有人在现场哭了。看着革命先驱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工具,叮当眼含热泪:“一定要做老百姓喜欢的艺术家,以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为目标,把更多艺术财富传承下去,让更多四川青年曲艺演员走上更大舞台。角儿多了,市场才能繁荣,才能让曲艺在民间更有生命力。”

    20岁的舞蹈演员陈嫒琪第一次参加“春雨工程”边疆行活动,参观完军垦博物馆后激动地说:“今天的幸福是老一辈打拼来的,我们要继承发扬他们的精神,不怕苦累,加强艺术训练,在自己的岗位上追求卓越,向老一辈军垦人学习。”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